返回1561 共通之处(第2/4页)  仙途遗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了一个临时的领域,保住了身后上万的儒门学子与普通人。”

    “那些人目睹了海大儒死亡时的景象,也都自愿护持海大儒的遗腹子。这些人活下来的,都成了梵国的第一批人口和官员。两位家祖曾过,道儒大战时期,牺牲的大儒不只是一位,在世佛能成为在世佛,和他父亲死亡时的特殊情形有关。”

    君九韶也不知道水馨为什么忽然关注起最近没有什么存在感,连帮忙都帮得低调的佛门来。

    但她问了,君九韶还是尽可能的出了自己知道的消息。

    ——反正都是梵国的消息不是么?

    “现在听这位在梵国的地位已经有点接近皇帝了。原他更多应该是个门面形象来着。”

    水馨点点头。

    在圣儒的设定里,三个国家的政体肯定是有区别的。

    一个是皇帝掌握大部分权力的“皇权体制”。

    一个是权力完全分散的“内阁体制”。

    那么,不管梵国用的是信仰还是红尘念火……圣儒人又不信神,也无意成为神明。那么他想要的是“皇帝和内阁平衡牵制”的体制(变种)。

    至少在水馨的理解里是这样的。

    三国分立,各自发展,确认哪种体制最合适。

    就现在水馨了解到的情况来,各有利弊吧。

    而就亲眼见到的来……明国缺乏绝对的领头羊,在“卧龙山脉”的事件上,效率就明显偏低。

    “这么来,‘在世佛’在争夺信仰和权力?”

    水馨嘀咕了一句,“多神教都要悲剧的。”

    君九韶挑了挑眉,没吭声。

    水馨其实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的后一句话。那其实是她记忆深处的“经验之谈”。不过,别信仰这种大部分归集于神明的东西。就是三类红尘念火,看看明国的情况,也能得出这样的经验了。

    鼓励生育,女性被排挤(这也是鼓励生育的一部分),大儒不能随意培养后代,后天天目的数量被挤压……如此种种,不都能归结于一点么?

    那么点儿红尘念火,不够那么多人分!

    原给一个人的信仰分给两个人,就意味着原独占信仰的那个会被削弱。

    不过,从这些佛门经书上看来,水馨左看右看,都没看出写佛祖“如来佛”的典籍,有贬低“在世佛”的迹象。倒像这些书都是“在世佛”的信徒写的一样。

    但这其实没有道理。

    “在世佛”只是一种尊称。

    照理来,这样的存在可以直接借用信仰修炼,但如果想要像佛祖那样将信仰转化为佛力传递给信徒,那可就没法做“在世佛”了,肢解得成为“神话系英灵”被天道隔绝。

    而要是信仰这位在世佛没有佛力反馈……

    普通凡人信仰他也就罢了,修士信仰他做什么?没有回报的话就没法修炼,没法修炼就没法升级……以和佛门子弟交流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地位也和实力息息相关啊!

    水馨觉得,自己的脑海中,好像有这个疑问的答案。

    但她以前保不定只是随意听过,没有太多的印象,又不属于要考试的知识点……这会儿竟然无法像许多知识那样冒出了来!

    偏偏还没法拿来问君九韶!

    水馨郁闷的继续翻书,想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灵感。

    过了一会儿,果然想起一个问题来,“话,如果‘在世佛’在争夺信仰和权力,难道那些高僧们,就没有联合起来抵制?就好像华国那样。我记得历史书上,当初也有不少修士甚至家族被分配去了梵国吧?虽然力量弱些,但‘在世佛’也不是皇室啊。”

    既没有大义,也没有底蕴,甚至还没有太多情分。

    君九韶脸上露出了几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