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零一章 为复兴君臣嫌隙之向洛问罪(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闷闷不乐的元子攸回到太极殿,独自生了一会闷气,又拿出于谨写的那封信,看着上面的字:“大魏动乱甫定,董卓阴魂未亡。”一个个的字,如一枚枚钢针,十分刺眼。

    临淮王元彧退朝之后还未回家,正和济阴王元晖业、典御李侃晞、直阁将军尉然等人在商量其他事情。见皇帝去而复来,元彧解散众人,独自跟进大殿,看皇帝脸色怏怏不快,就轻声劝慰说:

    “陛下身体欠佳,来日方长,不要为国事太过操劳,还是早些回宫去休息吧。”

    孝庄帝藏好于谨的信,一声叹息,无奈地说:“外有乃父如虎,内有其女似狼,朕如何能安心啊,绷紧的弦一刻也不敢休息,不知什么时候就将葬身虎口。”

    元彧听皇帝说出了尔朱英娥的无端行径,劝皇帝暂时忍耐时日,委婉地提出,这些家庭琐事,可以请尚书令尔朱世隆出面好好规劝侄女,不要弄得晋洛两地互相仇视,皇宫内外关系紧张。

    是啊,皇帝、皇后之间的龃龉,毕竟不是政治斗争。俗话说“牙齿和舌头再好,也有咬得难受的时候”,夫妻吵架嘛,人生常态。元子攸认为这话有道理,这种家庭琐事,由皇后的家人出面劝说最合适,就叫下人去传唤尔朱世隆。

    尔朱世隆被叫来太极殿,听了皇帝的讲述,也认为皇后简直就是横后,自夏商周而传至今,还没有哪个后宫夫人像她这样对待皇帝丈夫这么无礼的,这强梁逼人的小女子玩得也太出格了,不要把皇帝逼得没了退路,到时候场面弄得不好收拾。

    尔朱世隆来到后宫,劝侄女还是得维护皇帝的脸面,不要太过放肆,以免让人诟病。没想到尔朱英娥在自家人面前更无顾忌了,柳眉一竖,对叔父说:

    “天子也是由我家置立的,元子攸他也不扪心自问,在偌大的洛阳城里,他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王爷。而我,我生来就是这个脾气,我老爸本来是要自任为皇帝的,就是在今天,只要他想当,也容不得别人爬上那御座去发号施令。”

    听了这话,尔朱世隆忘记了自己是亲善大使,不仅无奈地表示赞同,还说出了心中的遗憾:“当初叫你老爸自登御座,他又不干;若是他当了皇帝,叔父我如今已然封王了。”

    尔朱英娥想了想,又反过来劝说尔朱世隆:“若我老爸自任皇帝,我这皇后这辈子又该如何了结呢。”

    尔朱世隆好笑侄女贪图这么个皇后的虚名,一笑说:“侄女你就不当皇后而是公主了,元子攸反过来成了驸马都尉,你就再不用看他的脸色行事了,而是让他在公主面前好生作人,谨言慎行。”

    “不错,不错。”尔朱英娥点头认可之后又摇摇头说:“是啊,要早点能够那样就好了。”

    尔朱世隆回到府邸,将皇帝的种种表现及叔侄二人的对话,原封不动地报告了尔朱荣,要尔朱荣在适当的时候夺位自立。

    尔朱荣看了尔朱世隆的来信,心中不以为然。这一切他自有打算,这么一个暗弱的皇帝还用得着“夺位”吗,要他登基,他就坐得稳稳当当;要他下台,他就得滚下台去。于是回信一封,随信附上表章一件,要尔朱世隆代行启奏皇帝。

    尔朱世隆冷眼旁观,看皇帝如何面对尔朱荣导演的好戏,当即呈上表章。孝庄帝一听尔朱荣有表章,深知这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存心让朝臣们看看尔朱荣的狼心狗肺,就毫无表情地说:“尚书令不妨念给大家听听。”

    尔朱世隆举起表章,摹仿尔朱荣的腔调,一字一板地念道:“臣荣谨奏,近有狂徒如许周之流,言臣有大功于社稷,理应加九锡,臣深知此为‘不臣之举’,已罢免许周参军之职,令其回乡悔改思过。”

    朝堂上,大臣们都深知这是尔朱荣欲擒故纵的把戏,分明是强要皇帝为其加九锡。谁不知道,当臣子的向皇帝索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