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殿,相传她的母后馆陶长公主重金聘司马相如为陈皇后做了长门赋》,凄婉动人,自从唐朝以后,常以《长门怨》为题材抒发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可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早就已经失传,现在人们大多都是以李白的那首乐府诗为词,自己做谱而弹奏。会弹的人不少,可要真切地把陈皇后的哀怨给表现出来,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现在自己耳边的这首长门怨,却仿佛是发自心扉的痛楚,把那种哀怨之情表达的是淋漓尽致!于新武又怎么能不惊讶?
耳边似乎也传来了那悠远幽怨的声音:“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yù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宫门里人,独照长宫门里人……”
孙晋也在他身边站住了,斜望了他一眼,心里就有了数,轻轻地喊道:“大人?”
于新武蓦然惊醒,连忙道:“这是什么地方?绸样就在这里看么?”
“是。”孙晋微笑着点了点头,“以往西洋的客人看丝绸都是在这里看的。”
“是吗?”于新武冷笑了一声,深深地看着他道,“养个高人在这里弹《长门怨》,然后让西洋人看丝绸?”
“于大人也能听出来这是《长门怨》?”孙晋故作吃惊道。
于新武并没有回话,而是继续看着他。
孙晋呵呵地笑了起来:“琴声绸色,都是天朝风采。跟西洋人做生意,不仅是为了绸缎生意,将口碑传到外邦也能保证长期的买卖,这也是织造局的职责。于大人竟也深通音律,鄙人就更好向大人回话了。大人请。”
这个时候于新武就仿佛是着了魔一般,恍惚地跟着孙晋走进了琴房。
衣架上,一排排的蝉翼丝绸如梦如幻,为了防止引起火灾,杨金山下令严禁在绸房点蜡烛,而是借用铜镜从屋顶上反**阳光,十几面巨大的铜镜在屋顶上放着,把阳光给反**进来后,屋子里反而比燃蜡更加的亮堂。可这也是丝绸看起来更加地光鲜照人,栩栩如生。
“于大人请看,”孙晋小心地捧起一件绣着蝴蝶的丝绸,“这种丝绸在西洋就很好卖,因为上面的蝴蝶在早上的阳光中看起来是翩翩起舞的,用西洋的时辰来说,就点钟的太阳;当夜幕低垂的时候看,就仿佛是又回到了巢**中,还是用西洋的时辰来说,是下午六七点钟的时候。西洋人不懂丝绸,就觉得很神奇,偏偏喜欢。”
于新武不得不装出认真的样子去看丝绸,一看,也真就被吸引住了这会儿也就是西洋时辰**点的时候,上面绣的蝴蝶又何止千百只?在阳光的照映下,纷纷翩翩起舞,而且每只蝴蝶翅膀的花纹又不一样,颜色搭配也浓淡参差恰到好处。
孙晋放下了丝绸,有意无意地往琴声的方向走去,于新武不知琴声在哪里,茫然四顾着。
“再来看看这一匹,”孙晋说着又挑起了一匹,正准备说话,却看见于新武猛地抬起了头,闭起了眼睛。这是怎么了?
孙晋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过了一小会儿,于新武才睁开眼睛,轻轻摇了摇头,道:“可惜,可惜啊……”
“什么可惜?这匹丝绸销路也是很好的啊!”孙晋故意打岔道。
“《长门怨》错就错在这个地方。武答非所问地道,眼神也显得迷离起来,“陈皇后自幼荣宠至极,难免娇骄率真,被汉武帝打入冷宫后尽管心灰意冷,哀怨无比,却依然是对他心怀恩爱的。就算是哀怨也不过是对自己命运的哀怨,而并非是对汉武帝的哀怨。她也是没有资格对汉武帝哀怨的。李白此诗借用长门殿的情景来描述,也正是为了突出她命运的坎坷。因此这一段应该弹的是角调,后人不知,音转高亢,翻作宫调,以为其要对汉武帝诉苦,其实大错。”
孙晋的眼中闪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