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祖山就是龙脉中最高的山,对龙脉来说太祖山的地位尤为突出,它的气势和形态更是至关重要,对其基本要求可用四句话来概括:
龙楼宝殿势难攀,
此山名为太祖山。
若祖端方孙必贵,
亦须剥换看波澜。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从外形看太祖山应像龙楼宝殿一样,气势挺拔雄伟巍峨壮观,周围群山犹如随从一样呈众星捧月之势。若登临四顾会觉得众山皆由太祖山分支而成,好像群山之祖,这就是查龙脉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看少祖山,对少祖山的形态书中是这样概括:
近穴名为少祖山,
此山凶吉最相关。
开睛展翅为祥瑞,
低小孤单力必悭。
意思是说少祖山是龙脉的接力部分,为太祖山的延伸山系,其外形应以秀丽饱满神盈气足为吉,底小孤单则会势力不足内蕴之气欠佳。
第三步是看父母山。卓先生指着离坟地不远处,一个长满荆棘树木的山包接着说:“这座山就是父母山,父母山要求与少祖山舒缓依接相生不克,书中是这样讲述:
问君何者为父母,
穴后嵯峨耸一山。
前后相生不相克,
儿女赴举不空还。
这就是‘龙真’的基本标准,也是穴地有生气的最基本标志。”
卓先生刚说完,易彩便急切的问道:“那什么叫穴的c砂环和水抱呢?”
卓先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易彩先查看坟地附近的地势地貌,然后抽了几口烟慢条斯理的说:‘穴的’又称穴星,是龙脉生气凝结之点,由父母山孕育相生而来。歌诀对此是这样说:
胎息之山一线长,
万均之力内中藏。
若非束气何能结,
慢散无收定不详。
‘穴的’又如同箭靶的靶心,要求地师反复斟酌准确定位,只有准确的定位穴的,墓地才能承受住龙脉万均之力的生气,若有偏差则会前功尽弃甚至适得其反,但是一处上好的墓穴,又需要良好的‘砂环’和‘水抱’来围护。所谓‘砂环’,就是墓穴周围聚拢生气的山,而墓穴前面附近的山又称‘案山’,远的称为‘朝山’。两旁的山左边的称为‘青龙砂’,右边的称为‘白虎砂’,墓穴前面的空地被称为‘明堂’,而明堂又分为‘内明堂’和‘外明堂’
对墓地来说,如果单一的按行业术语讲周围的布局,会让人听了一头雾水,甚至越听越糊涂,如果形象的打个比喻就容易理解,它好比北方的二进式院落,青龙砂就是左边的院墙,白虎砂就是右边的院墙。头道院门称为朝山,二道院门称为案山,第一个院落叫外明堂,第二个院落叫做内明堂。
易彩说:“为什么对墓地周围要求这么复杂呢?”
卓先生说:“对家宅的安全而言,人们都习惯筑起高高的围墙,以确保人财两安高枕无忧,而风水学对墓地的安全则要求‘止风聚气’。要想使墓穴达到止风聚气的效果,最有力的保障就是青龙砂c白虎砂c朝山和案山的层层阻挡和围护,如果没有这些层层屏障的围护,墓地便会犯风水学上‘冲射明堂’的大忌,造成砂飞水走失财遭灾。这也是古人为什么把家宅称为阳宅,把坟地称为阴宅的形象之处,其寓意和意图与家宅大体相同。
易彩说:“有这些‘砂环’的保护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水抱’呢?”
卓先生说:“什么叫‘风水’?‘遇风则行遇水则聚,行而使之有止,聚而使之不散’才称为风水。‘水抱’的顾名思义,就是在穴的附近要有水流过,因为水可以使墓穴生气凝聚不散,所以风水学上才有‘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以及‘真穴之前必有水’之说,由此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