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改变我们的内心(第2/4页)  救世与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同理心只是人接受事物的方式之一。其他正面的方式还有反向推理,开放思维,换位思维,同情心,怜悯心,慈悲心,爱心等等。北大学生在八十年代喊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影响着我。但我也是在成为基督徒以后,才逐渐地懂得理解的正确意义。

    在多次阅读《约翰福音》后,我渐渐地体会到这本书本身,也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的书。《约翰福音》被称为爱的福音,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又有很多抽象和哲学的方式。通过这本书,神让当时崇尚理性的希腊人真实地看到了神的爱,并转变着他们的内心。

    请允许我从这个从理性到感性,最终到神的爱的转化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约翰福音》的一些章节。这个角度是一个相对较狭窄的角度。更完备的解释,要顺从牧师的讲道。

    1:1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注解:道在当时的希腊文化下的语义,是偏重理性的,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真理一类。但《约翰福音》用的是大写的道,学者们也愿意解释为神的话语。《约翰福音》是爱的福音,我个人觉得,针对上下文,也可以解释为神的原本的爱,或者说神的发自内心的爱,或者说神的爱的动机。这样,这段经文也可以表达为:在创世之初就有神的爱的动机,这爱的动机与神同在,并因为神自身内在外在的一致性,这爱的动机就是神。)

    1:2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1:3 万物是籍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籍着他造的。(注解:我们较能理解万物都是籍着自然规律造的这一点。然而自然规律只是神创造的工具和手法。我们也可以通过神创造的动机来看神的创造。又像欣赏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创作者用的画布c颜料c创作手法等,更要欣赏创作者表达的题材c情感和创作者内在的动机)

    1:4 生命在他里面,这生命就是人的光。(注解:迅速地从理性的世界转为富有感性的生命,并用光形容生命中的圣洁c公义和爱。这里既强调了即使宇宙如此大,神的创造重心却是生命。也从人的角度,告诉我们生命重于世界。而耶稣来到这个世界,将像光照亮黑暗那样,在生命中完全地彰显出神的爱)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注解:从人的动机和内心的角度,更容易理解这段经文。我们因为内心存在着黑暗,就不愿意接受神的那种圣洁的爱的动机。即使是最终接受了耶稣的救赎的基督徒,也是因为基督耶稣的光帮助我们战胜了黑暗。或者说神的爱感动了我们。)

    1:6一9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注解:《旧约圣经》详细地记载了神带领犹太民族的历史,是多部实证性很强的经卷的结合。摩西律法也强调定罪要靠见证,也说了假先知无法逃脱证实。然而明确地提到为真理作见证,却是《新约圣经》的一个新特色。约翰为耶稣作了见证。耶稣和后来使徒们为传播福音而进行的各项活动,为神的救赎和神的爱作了美好的见证。希腊文化的理性特征,大概也强调求证,对使徒们的见证形成了有益的环境刺激。)

    1:10一11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籍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来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注解:这里再次重复地强调1:5。《圣经》写作手法一般都是文学性很强的。这里说的是世人因为罪和不纯净的动机,拒绝神的普遍现象。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所有人都在拒绝神,也不能成为基督徒歧视他人的理由)

    1: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注解:《旧约圣经》提到犹太人,一般提法是神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