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读书。在我看来,这非功利性的读书,才可称为真正的读书。
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这是功利性读书。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这是真正的读书。
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呢?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一首劝儿子努力读书的诗中说: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腹内无书者在大文豪眼里都不配做人了,真真吓煞人也。其实也是,人家大诗人岑参到了“年纪蹉跎四十强”,还要囊萤映雪刺骨悬梁“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呢,年轻如你我,怎么能不加油努力呢?
读书要惜时,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也。
大书法家颜真卿有《劝学诗》一首: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末的王贞白更是跑到山中,隐居在一个名叫白鹿洞的地方努力读书,读得废寝忘食,读得昏天黑地: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正是孔子所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杜甫有诗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乎上便有人问“读书破万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人非常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读破万卷书的大有人在!当然,这里的“万卷”不是指现在的一万本,而是按照古人万卷诗书的字数,折算而来的本数,但那数量也已经相当惊人。
大学时睡在我侧下铺的兄弟,去年读了一百零八本书,平均每周两本,在工作繁忙之余能读这么多的书,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也说明,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确属经验之谈。
古代,这样的读书人比比皆是。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一诗中,对邺侯李泌的藏书、读书情况进行了描写: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旧时很多人家大门上的对联,常写“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或“耕读世业,勤俭家风”。家有读书之声,是件令人骄傲的事情,也是家族未来的希望所寄。
唐代翁承赞有诗云:
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读书需要勤奋,未必一定要“三更灯火五更鸡”,但一定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陆放翁晚年视力衰退得厉害,但仍然手不释卷: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年老尚且捧卷勤读不止,年轻人怎么以能不勤奋努力呢!
当然了,如果读书时有佳人相伴,则在书香之外更有一番别样情趣。
唐代贯休有诗曰:
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
对此,清代女诗人席佩兰也有同样的描述: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后人将这四句诗略一修整,便成了一幅对联:
碧纱待月春调瑟,红袖添香夜读书。
有春风,有明月,有琴声,有佳人,有熏香,艳福如此,不必有酒,便已醉了吧。
读书之益当然不止于此。
白居易在《郡中即事》一诗中写道: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可见,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