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与百姓有关的新闻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注意观察,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多俯身倾听,有一双勤快的腿脚多到街区走访,大家一定会有收获的。总之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英雄总有用武之地,决不能自我贬低,而必须砥砺奋进,要相信我们不会比新闻部的记者差!作为‘民生部’的记者,是要排班接听‘民生热线’的,每人一天,轮到接热线这天,就要在中午12点一2点半,下午5点半一7点半之间守在电话机旁,对读者打进来的电话反映的问题要点进行认真记录,留下联系电话和姓名或者姓,以便跟踪采访。其余时间我们有专职接线员,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陆丽莉。”
这时,一直在刘元边上工位里埋头记录着的女孩子站了起来,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陆丽莉,请多关照。”“第一天就罗明值班吧,往后按罗明c叶文c杨力c谭有亮的顺序进行安排。大家先熟悉下情况,看看报纸,或者到丽莉那里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线索,或者出去‘巡街’发现新闻都可以。当然,大家如果在办公室,遇到上门咨询c投诉c求助等的读者,要负责认真接待。以后除非部里或者报社有要求,不做上班时间的规定,整天在办公室坐着是等不到有价值的线索c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的。当然值班的要按时到岗,不到岗我是要扣钱的,一次扣20。下午3点半前要报稿子情况,这样我好在编前会上有东西讲,原则上晚上6点半前要把稿子写好交到我这里来。大家去吧。”
罗明回到工位,领取了采访本c稿纸,还有当天的《楚安日报》和《楚安都市报》——办公室会给每名工作人员发一份,今天罗明他们算正式上岗了,自然也有一份——仔细阅览了下当天的《楚安都市报》刊登的相关新闻。翻到第五版,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曾国和吴延康记者曾东和?”罗明以为看错了,揉了揉眼,没错,就是刚才迟到的那两个家伙。罗明以前看报只注意看新闻标题c新闻内容,一般很少留意新闻是谁写的,可如今不一样了,所以对《楚安都市报》上刊发的新闻是谁写的非常敏感。当看到第一天上班,同一批进报社的同事就已经有稿子见报了,而且是半个版的《究竟谁偷了我们的电?——嘉园小区10万度电缺口调查》。罗明心里一紧更一惊:这两人果然了得,我们还处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阶段,人家一下子就走在了前面,罗明感到一股压力迎面扑来。
正当罗明思考着如何打破自己工作的“僵局”时,听到一个洪亮党女声从大门处传来:“这是《楚安都市报》吧?民生热线在哪里?我要找民生记者!”刚从茶水间打开水回来的曾国和看到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妈有些焦急c有些气愤地站在门口,就用带着戏谑的口吻朝着罗明他们所在的区域嚷道:“民生记者在哪儿啊,读者上门来了还不接待下?”听到一个新来的记者以这种口气对自己部门的人指手画脚,刘元心里很不舒服,但他抑制住了内心的不满,站起来问到:“罗明c叶文c杨力,在吗?”“在。”“在”。罗明和叶文相继答道。“罗明,接待读者!”“好!”罗明抓起笔和采访本,跑了过来。
“大妈,您有什么问题?来,到接待室坐下说。”罗明把大妈让进接待室,又匆匆用一次性纸杯从茶水间接了一杯水递给大妈。大妈接过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了,说道“记者同志,我这是忍无可忍,才大老远跑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可一定要给我做主啊!”“您别急,慢慢说,我们能帮忙的一定帮您解决。”“是这样的,我们的住宅区是企业的生活区,以前是企业后勤部门负责住宅楼的下水道c门窗等各类维修工作,可现在企业停产已经倒闭多年了,维修就没人管了。我们那个单元门口,化粪池外溢三个多月了,我找企业留守处,他们说没经费c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