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师徒和解(第1/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大家都看了场好戏,方攸宁气势汹汹而来,挟师道威严,却在言语上完败于莫思凡。莫思凡雄辩滔滔,将方攸宁驳得哑口无言,着实出乎人们的预料。虽然大家都知道莫思凡今时不同往日,但眼见为实,今天这场辩驳,对于缺乏见识的乡民来说,实在是太过精彩。

    然而在方攸宁服软认输之时,莫思凡却立即施礼赔罪,画面转变之快,更是让人始料不及。

    别说旁观者惊讶,方攸宁也是怔住了。很明显莫思凡给了个台阶让他下,不仅叫回了老师,还不忘说明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老师的教导有方,这就给足了方攸宁面子。他自然清楚这一点,便以手相搀,说道:“好,好。如今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问已经超过了为师,为师甚为欣慰。我之前有些误会,以为格物之道是异端邪说,听你这么一讲,原来还是圣人的意思,这就不会有问题了。从格物这个角度来解读圣人之言,你是第一个,将来也许还将开创出一个流派,只可惜为师年纪已大,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莫思凡道:“老师何出此言?黄忠七十尚能上马杀敌,老师不过是六十出头,未来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要是老师有这个兴趣,完全可以亲自参与进来,一起来研究格物之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义。哪怕是从现在开始学,十年后也必成一代大家。”

    方攸宁心中一动,莫思凡的这个建议颇有吸引力。他如今年纪已老,科举功名之念早就淡了,但读了一辈子,对于钻研学问还是很有兴趣的,格物之道是一个未知领域,涉猎一下也是无妨,他微微一笑道:“听你这么一说,为师倒是有点兴趣了,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

    莫思凡欢喜道:“当然方便。西凌小学永远都有老师的一席之地,我这些学生都只在社学中接受过基础的启蒙,识字有限。烦请老师每天给他们上半个时辰的课,其他时间便可随时研究格物之道。作为回报,我会给您发薪俸,让您有足够的钱安享晚年。”

    “思凡有心,我这把老骨头,今后就交给西凌小学了。”

    莫思凡的这一手相当漂亮。他当然并不在乎方攸宁教不教书,即使什么都不做,莫思凡也不会亏待他。方攸宁教书育人,在五村百姓中颇有人望。今日辩驳,自己虽然占着理,一番雄辩说得方攸宁哑口无言,但在一些不相干的村民们看来,顶撞自己的老师终究是于礼不合,在道德制高点上天然就落了下风。倘若方攸宁因此而忧愤成疾自己势必就要遭受千夫所指了。今后不管自己取得什么成绩,这都是个污点,很容易被人诟病的。

    而今莫思凡退一步,换得跟方攸宁的和解,简直是皆大欢喜的事。自己固然是免受道德方面的谴责,方攸宁的晚年生活也有了保障。做一个私塾老师委实是清贫,在五村地面,私塾有好几家,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每家学生不足十个人,赚的那点学费要养活一大家子,所以方攸宁这么多年下来,家无隔夜之粮,两袖清风,现在耳聪目明之时,问题不大,等以后年纪大了,养老的问题就出来了。

    所以莫思凡的建议,很容易就打动了方攸宁。

    开学仪式至此便结束了。人们都散去了,学生们则进入学校,准备接受教育。当然第一天是不上课的,学生们主要任务是熟悉学校环境,给他们发放书本和学习用具,顺便参观一下教学楼和西凌工坊。教学楼总共是五层,除了第五层有特殊用途之外,其余四层都有十间教室,按照每间教室容纳四十多人来计算,整个教学楼可以同时容纳一千六百多人。这样的办学规模其实并不大,后世一个普通的小学就有一两千人,更何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西凌小学的人数只会维持在数百人的规模上,教学楼的容量完全够用了。现在第一期学生只有几十个人,在诺大的教学楼里显得很是冷清。而西凌工坊更是这些学生们梦寐以求想要去的地方,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