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2 章(第1/3页)  儒家的处世之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yīn房冥鬼火,春院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yīn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是何等的豪迈与激昂!青山不动,江河断流,没有超越生死的凛然正气,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畏气概,就不会有对自身力量与勇气如此坚贞的自信。屈原、文天祥,还有杜甫、岳飞、辛弃疾,这些浩气长存的人,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响彻尘寰的人间正气之歌。从千古不朽的英烈身上以及同样千古不朽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在他的人格铸造中烙上的鲜明印记。

    浩然正气是一个儒者发自于内在而又能形之于外的摄人心魄的伟大气质,任何一个具有这样气质的人都是他所生活的集体中的精神领袖,它给人以信任与安全感,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与日月同辉,可以战胜任何邪恶与困难,但愿这种浩然之气能长存于世间,永久吐芳!

    浩然之气的培养,要靠内心修养,自于我们灵魂深处,来自于我们切身感受到的、鲜活人xìng的魅力。它要求人们要依赖于以合乎道义的方式做人,从良心出发做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儒家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完美的lún理道德体系和重民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40章 儒家思想的时代精神

    在历史发展中,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汉代的经学到宋代的理学,儒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理学已经成为儒学发展的高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修身求仁。格物致知的实质就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找到事务发展的规律,获取知识。修身实际上就是根据学习到的知识,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社会最有益的,培养自己的道德,修正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使社会更美好,更加符合仁的标准。这些观点无论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是有进步意义的。

    儒家文化的时代核心价值首先表现在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过程修身,这是儒家文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儒家从来是主张让人幸福的,而不是苦难。

    “古之yù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yù治其国者,先齐其家;yù齐其家者,先修其身;yù修其身者,先正其心;yù正其心者,先诚其意;yù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儒家以塑造人格为首要目的,而其起点与底蕴则是“修身”。修身是打开儒家思想与智慧的一把钥匙。修身向内则表现为成就圣人,向外则表现为成就王道!儒家经典《大学》一篇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意思是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出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个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