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9 章(第1/4页)  医宗金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甘寒以解其暑热可也。

    @@@太阳中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注】此申上条,详出证脉,戒人不可妄行汗、下、温针也。太阳中,无汗身重疼痛者,似伤寒也,但脉弦细芤迟,非伤寒脉也。且有小便已,而洒洒然恶寒毛耸之证,乃太阳膀胱表气为暑所伤而然也。手足逆冷者,乃暑伤气,气伤不能达四肢,则寒也。小有劳身即发热,口开前板齿燥者,乃劳则动热,暑热益烈,伤yīn液也,此皆中危证。若以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误为伤寒之表,妄行发汗,则表气愈虚,恶寒更甚也。

    若以手足逆冷,误为阳虚,妄加温针,则暑邪愈盛,发热更炽也。若以壮热齿干,误为胃火而数下之,则水源竭涩,尿淋窘甚也。凡此之证,皆中妄行汗、下、温针致变,惟宜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或人参汤调辰砂六一散亦可也。

    【集注】成无己曰:经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口开,谓喘喝也,喘喝不止,故前板齿燥。

    程知曰: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yīn,以热而内竭。故证禁用汗、下、温针,谓汗则伤阳,下则伤yīn,温针则引火内入也。

    张锡驹曰:洒洒者,恶寒之像也。毛耸者,毫毛竖起也。

    @@@太阳中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注】太阳中之证,身热疼重者,暑伤形也;脉微弱者,暑伤气也。以此证脉揆之,亦其人夏月盛暑喜贪风凉,过饮冷水,水气输行于皮中,表为邪束,不得汗泄所致也。此时即以香薷饮、大顺散汗之,可立愈也。若因循不治,则水气即不得外泄于表而作肿,势必内攻于里而喘胀矣,是又当以葶苈大枣汤或瓜蒂一物散下之也。上条戒人不可汗下,此条示人宜当汗下,仲景之法,多是如此,盖恐人固执失宜也。

    【集注】方有执曰:身热疼重,而曰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者,土主肌ròu而恶湿,水渗土而蒸发也。脉微弱者,热则血干而气耗也。然夏月饮水,人之常事,而曰伤何哉?良由暑迫饮之过多,或得之冷水澡洗,暑反内入也。

    张璐曰:按论三条,首言动而得之之病,谓中,属外因;次言静而得之之病,虽曰中,实暑病也,属内因;末言因热伤冷之病,乃中之变证,属不内外因,不得以三者混称也。

    程应旄曰:可见中之病,大都阳气在表,而胃中虚冷,所以身热疼重,而脉微弱。

    夏月饮冷水,里yīn郁住表阳,水气不得宣泄,而行于皮中,多有此证。此则开郁宣阳,又为证中增一义也。

    音切几音殊搏音团掣音彻音谒洒所下切

    [卷二]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

    霍乱者,因风寒暑热,饮食生冷之邪,杂揉jiāo病于中,正不能堪,一任邪之挥霍撩乱,故令三焦混淆,清浊相干,乱于肠胃也。表甚,则有头痛身痛,发热恶寒之证;里甚,则有呕吐泻利,腹中大痛之证;寒甚,则转筋厥逆冷汗;暑甚,则大渴引饮不已。病既不同,治亦各异,惟在详审其因,分而疗之,庶卒然之顷,不致有误矣。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问曰:病有霍乱者,其状何似?答曰:卒然呕吐、泻利者,是名霍乱也。

    【集注】成无己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在下焦,则利而不吐;在中焦,必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yīn阳乖隔,而成霍乱。轻者只曰吐泻,重者挥霍撩乱,故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