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2/4页)  咖啡奶茶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说则是很可观的。”最后吴先生还认为:“排队期间的利息应该由银行来负责。”

    贷款现今已经极为常见,很多贷款人发现,“提前还贷”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就其流程而言,借款人需携带身份证、借款合同等相关证件到所借款的银行提jiāo《提前还款申请表》,并在柜台存入提前偿还的款项才能办理提前还款的相关手续。

    借款人需要办理提前还贷时,银行均会要求借款人提前申请,银行从接到申请到审批,这个过程长则需要十天或者一个月,有时甚至是好几个月。据了解,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要提前十天或是半个月不等,更有甚者,有的银行还限制提前还贷的次数。

    提前还贷已经不仅仅是个案了,很多还贷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然而不禁让人想到,银行是不是故意拖延还贷时间。

    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前还贷确实会对银行利息收入产生直接影响,但银行不希望贷款人提前还贷并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为了避免同一时间大量客户提前还贷带来的不便,银行需要一定的时间整理与客户有关的资料、数据,以便为客户制订合适的还贷方式。

    200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国家利率,这也是影响还款人提前还贷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的多次利率调整对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7年利率调整次数共达5次之多,已经是历史罕见,其中第4次调整与第3次仅隔31天,第5次调整与第4次调整仅隔23天,更是让人惊讶。存款基准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每次调整的基点不完全一致,存、贷利差经过调整后有缩小的趋势。而且,每次调整都为上调。这就表明从2004年开始,央行的利率调整已经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与1996~2003年的8次下调形成的降息周期相比,此次周期走势相反。

    究竟是什么促使我国利率的不断调整呢?对于经济学而言,利率是银行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对货币经济具有重大影响,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支点。利率对社会投资、对资金的使用具有促进作用,对货币流通具有调节作用。我国对利率的多次调整,正是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运行的状况而采取的重大政策行动。

    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经济环境引发通货膨胀的威胁时,银行可以通过调高利率来抑制资金的过度使用,以稳定经济环境。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多次调高利率就是针对近年来银行信贷增长过猛,资金流动xìng过剩严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的现象,是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cpi的持续走高,cpi的走高使居民的银行存款实际利率由正转负,而且越来越严重,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利率降低通胀预期成为必然。

    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负责人曾说:“央行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应对可能的通胀预期,也就是要紧盯cpi的变化,居民的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应由负转正。”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应对流动xìng过剩的严峻局面,我国会继续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和措施,加大政策宏观调控力度,以此为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环境,保证居民生活的稳定。

    9砍价是门学问消费者剩余

    张一鸣,春节前准备请一尊佛像供在公司的大堂内,在佛教用品市场转悠了半天,看上了一尊玉佛,卖主见他喜欢,张口就要6万,而且声明一分也不能少。张一鸣想,如果1万元,自己就愿意出手。

    回到公司,张一鸣决定想办法以合理的价格请回这尊佛像,并且要教训一下卖主,让他知道赚钱要适可而止,不能太贪心。于是,他如此这般向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