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2/4页)  咖啡奶茶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有限公司在通辽市注册后,号称“用5年时间投入100亿元,在长江以北14个省造林1500万亩”。截至2007年8月,万里大造林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通过公开向购买人承诺林地8年后每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2立方米,10年达到15立方米等“高回报零风险”的手段,总计向社会销售林地45万多亩,非法吸纳公众资金13亿元。万里大造林公司以“今天投入266万元,8年后回报18万元”等广告宣传,诱使大量投资人陷入集资陷阱。

    所谓的万里大造林骗局,事实上是“庞氏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是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庞氏骗局”并不高明,受骗的大都是社会底层民众,涉及的范围会比较大,对社会稳定具有很大的危害。

    要想看穿这些骗局,我们就必须要理解它们的本质。各种“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但是他们都是为了牟利,那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剖它的特征。

    第一,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特征。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投资定律是“风险与回报成正比”,而“庞氏骗局”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都是以很高的回报来吸引投资者,并且刻意忽略掉投资风险。

    第二,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因为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所以无法真正实现对投资者的回报,只能依靠新投资者的投入去回报老投资者,“庞氏骗局”总是试图尽可能地扩大客户范围,扩充资金量以提供足够的腾挪空间。

    第三,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xìng。这些骗子总是极力地将投资项目复杂化,尽可能地保持投资的神秘xìng,从而迷惑投资者,宣扬投资的不可复制xìng,避免外界质疑。

    第四,投资的反周期xìng特征。这些骗局的项目总是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总能稳赚不赔,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第五,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为了保持骗局的持续进行,“庞氏骗局”就必须不断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

    其实深入来看,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些骗局的手段,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断上当。所谓防范,只有靠人们自己的警惕。关键在于不要贪心,不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每个人都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些骗局自然就无所遁形。

    12买涨不买落,买贵不买贱吉芬效应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有一个叫吉芬的人发现: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后来在经济学中,把这类需求量与价格呈现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称做“吉芬”物品。

    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也出现了“吉芬”现象。在房价高涨的今天,大部分民众都高呼买不起房,这里面甚至包括一些政府要员。但是抱怨归抱怨,房价高归房价高,房子还是一定要买的,于是造成今天房价越涨,购房人越多的局面,这与当年爱尔兰土豆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现象正好“不谋而合”。

    由于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也不断提高,在广大消费者中,存在着一种很普遍的消费心理“买涨不买落,买贵不买贱”。众多商家也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调整商品价格以促进商品出售,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吉芬效应”。

    “吉芬效应”来源于“吉芬商品”概念,按照经济学的供求规律,商品的需求与价格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这种升降变化的强度可以用需求的价格弹xìng来表示。但经济学家吉芬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类商品,其需求与价格之间并不呈现负相关关系,价格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