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咖啡奶茶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表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企业利润增加是在相应地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获得的,那就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只能说利润增加了。同样,从资金利润率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是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获得利润的增加,则表明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其利润增加是靠相应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得来的,那就不能说是经济效益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不同的概念,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效果。劳动生产率不等于经济效益。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是存在区别的,衡量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标准:一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的多少;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劳动时间的多少。而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看企业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

    用同样数量的生产成本,或者说用同样数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来,就是经济效益提高;相反,生产同样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生产成本消耗多,所费的人力、物力多,它的经济效益就低。

    一个生产面包的企业,一名员工一天可以生产100个面包,消耗5袋面粉,4袋面粉是100个面包的材料,另外一袋面粉是由于加工失误而损失的。这时如果今天这名员工在工作中比较细心,同样消耗5袋面粉却生产出120个面包,那就意味着生产效益提高了。相反,他一天用10袋面粉生产了200个面包,只能说是提高成本带来产量的增加,不能说经济效益提高了。

    在通常情况下,经济效益高的企业,表现为其劳动生产率也高。但不能反过来说,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其经济效益就高。因为企业劳动生产率高只表明劳动者在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多,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是适销对路的,也就谈不上经济效益高了。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利润增加就认为是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开发适销对路产品而降低有用劳动成果的劳动消耗来增加利润,这无疑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如果仅是靠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不降低有用劳动成果的劳动消耗来增加利润,这就不能算是经济效益提高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都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它们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企业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然而劳动生产率和利润并不等于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面对竞争多变的市场经济,企业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彻底消除浪费,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增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及时、全面地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

    第二,加强成本管控与成本核算两个基础工作。

    第三,完善成本管理机构的经济责任制,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几个环节的工作。

    第四,降低库存与资源取得成本。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与改善,减少不必要的分工与无法增值的作业。

    任何一种企业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