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第1/5页)  奋斗岁月正青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还是在一个月之前,三天的高中升学考试,张小强未能见到李小玲同学的身影。张小强考试结束回到家中之后,他得知李小玲因为当天的大雨未能前往县城参加考试,他为那天大雨中没有叫她一声而感到自责。张小强与李小玲见面之后,李小玲埋怨他为什么没有叫她一声?是呀?他为什么没有叫她一声呢?他们两人的家庭相距约五十米,平时上学放学时他会时不时的叫她一声,与她一起经历了青葱的成长岁月。当天的暴雨确实很大,张小强以为以她的家庭条件,她的父母完全可以护送着她去参加考试,但结果情况却恰好相反,李小玲未能如愿参加考试,她永远地失去了一次上高中的机会,以后也未继续在初三进行补习,直接辍学回家了,张小强多少有一点为她的辍学而感到惋惜。

    人生的许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瞬之间一念之差,各自的人生道路将会超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决定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以至于后来明白过来时就悔之晚矣,许多事情往往都无法予以弥补,甚至再去奋斗也将无济与事。李小玲的这一决定,使她与上学失之交臂,她可能要过早地生活着与父辈们一样的生活状态。人生的紧要关头就那么几步,一步走错之后,便可能会步步错误,甚至赶不上同龄人的步伐。对西海固地区农民的孩子而言,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意味着自己极有可能一辈子成为农民,继续着父辈们苦难的生活岁月。

    姚志全c赵玉花夫妻送走了大女儿姚永娟,他们现在操心的是二女儿姚永艳的上学。夫妻两人为她准备了上高中的学费c被褥c面粉等高中住校生活的必须品,尤其是姚永艳的母亲赵玉花,作为家庭的主妇,她事无巨细地准备着一切。常言到:“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赵玉花的一件“小棉袄”已经离开了她,到远离家乡四百公里外的省城银川上学去了,第二件“小棉袄”也即将离开她的身边,她将会到距离家中二十五公里外的海阳县第二中学上学,虽然海阳县城距离家中不是太远,但母女两人可能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这还是让她有了些许的担心。两个女儿先后离开家中,长时间的不能见面,想想以后的几年时间,她的心中便额外地多了一份惆怅,当然也多了一份牵挂。

    第二天便是海阳县第二中学开学报到的时间,姚志全c赵玉花夫妻千叮咛万嘱咐,他们告诉姚永艳到了学校要好好的学习,要给家中争光,要超过自己的姐姐,好好学习c天天向上,争取三年后能够考取一所大学。这或许是姚志全c赵玉花夫妻对大儿子未能考取大学一直以来所报有遗憾,他们希望在大儿子身上未能实现的大学梦能够在二女儿的身上得以实现。谁说女娃娃读书无用,女娃娃不如男娃娃,这一定是极其片面性的认识,他们的女娃娃就是要比男娃娃强许多,而且他们两个女儿优异的学习成绩早就证明了这一切,将来可能不会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相比姚永艳报考高中的整个过程,张小强的高中上学之路也许没有那么的顺畅。虽然同样考取了海阳县第二中学,但他的父母考虑到家中的经济状况,整个假期都在做他的工作,希望张小强能够补习初中。即便是高中上学的物资已经准备齐全到位,张小强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还是希望他们的儿子张小强不要上高中了。全家人讨论的结果是张小强依然要去上高中,既然他决定了要去上高中,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此时才最终定下了决心,他们决定按照儿子的意愿,全力支持他去上高中,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同时供两个儿子上高中的局面了。

    孩子养育的多了操的心就多,每个孩子都要吃饭,都要穿衣服,都需要得到父母的照顾,就如一个单位一样,人多了就要考虑的更多,做好更多的服务保障工作。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辛苦地支撑着这个七口之家,平常的抓养好五个孩子已经相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