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师父,你这是要带我去哪?”
浅曦的师父拽着她一直往前走,全然不顾她在后面的挣扎,但师父手劲极大,她在后面再怎么挣扎也挣脱不了。
“你可还记得芸羽湖?”浅曦的师父忽然回头看她。
浅曦眼圈泛红,她怎会不记得,芸羽湖是她与师父和子矝初识的地方,那时她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芸羽湖附近的玉清山更是她拜师后与师父朝夕相处的地方,也是她受命天尊之位的地方,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欢乐。但也是子矝跟她反目,为保护师父一人揽下罪责失去天尊之位,被削去顶上三花,差点被废去仙骨仙脉,师父狠心驱她出师门,发配幽冥之地的地方
浅曦愣在原地,任凭师父拉着她走。
“曦儿,你还怪为师?很久没再见你笑了,曾经你笑起来那么甜。”
“曾经那个快乐的曦儿在你了狠心将她逐出师门,发配幽冥之地时便已经死了。”
浅曦冷冷的打断他,眼含泪光一步步逼近。
“曦儿人心死,道心活,既然回不到最初,那就重新开始。可愿随为师修行,救度众生,他日重返天界?”
“那师父可否回答一个问题,何为圣仙佛神?”
“打个比方,一家四个兄弟,一个成了圣人个成了仙个成了佛个成了神,有人就请教
他们怎么做到的?第一个说我就是一个人;第二个说我是乡下人;第三个说我不是人;第四个说什么是人。这就是道。
第一个人是圣人,他知道自己是人,所以修的是人道;
第二个是乡下人,或者叫山里人,这还是人,不过是特殊的人,用个现在名词叫超人吧;
第三个是佛,他说不是人,是在说有佛性没人性,你人性还在就难现佛性;
最后一个呢,就是完全超出人道,这是个比方。不是在说高低,性由心生,不在谁高,在你选择的道路。”
“那修行是什么呢?”浅曦虽像以前那样双手捧着脸看他却没了那份天真。
“修行是顺其自然,规矩就是尺度,尺度要合适,这就是中庸c中和。道是讲的道法,很简单,比如我们出生就要吃饭,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习以为常,而这就是道
法,不吃饭就要饿死,仅此而已。
修道是自然,是灵活,天人合一,合一就是天人,把自己变成另一类人,天人。修行的本质就是人的上进心,或者说是人类和动物的不同点:创造或者说改造。佛家有戒荤的戒律,但密宗是食肉的,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佛家的一支。如果西藏不吃肉,让他们吃青菜,可有?这就是地域的实际情况,西藏那里冷,所以牛羊多,青菜少,而中原牛羊十分珍惜,都是家家耕种的宝贝,这就是本质之一,很简单。
自然是什么,如何顺?这些就是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就出现了很多方法,就形成各教派。简单的说,冬天天冷就要多穿,这就是顺。
全真,全就是无漏,真就是去假,这个真就有些纯阳的意思,全这个无漏就是圆满。”
“可是,师父我仙身已失。”浅曦眼眶有些泛红。
“傻丫头,凡圣一体,顺生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师父,什么是逆生为仙呀?”
“五行顺生为人,逆生为仙。
顺者,木→火→土→金→水→木。
逆者,火→木→水→金→土→火。木,因暗藏火性,故能引火而燃。木引火加身成燃烧成灰,木好象消亡了死了,实际未死!
木,只是转换了另一种形式存在于火中!
木生火,木死,火生,木浴火涅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