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大魔为万神之宗,有天福而无天德,常傲慢自大,称自己与诸天上帝齐功,经常在上界与诸天战斗。天上神魔斗争,则人间劫火洞然,兵戈四起,生灵涂炭。元始天尊悲悯群生,故遣真武大帝降伏群魔。自此,诸大魔王束手服膺,皈依太上无极大道,共在元始天尊前发大誓愿,若未来世有学道求仙者,诸大魔王并与诸天神众记人功行,设立种种关卡c考试学道者的心性,或以种种美色迷惑人心,或以种种恶毒磨砺人身,有能顺利通过魔考的学道者,则诸大魔王同为保举,上登仙界。”
在打坐中遇魔考时,通常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用咒破之。
如我曾打坐中见一骷髅头张大嘴要吃我,我立刻念动天蓬咒心:“天猷灭类,破!”骷髅就如烟般散去无踪影了。佛家《愣严咒》亦是。
二是用知而不守c勿助勿忘法对治。见景是知,但不死盯着景随它去,是不守。这招可对治一切
打坐中所见诸景。恐惧,根本原因是因为怕死啊,如果能不怕死,一切恐惧都吓不到你,这样破景最快。有个人也是一入定就遇魔来砍他脑袋,后来他就想,死就死了吧,说不定人间死了去了天道呢,结果他竟破了魔境,那魔再未出现过。
善信:“存想时,心不静还能造万物么?”
法灵:“道教中有一部大经c主经,《上清大洞真经》简称《大洞真经》《洞经》,或《三十九章
经》。此经是元始天尊运用先天一炁写成,每字一丈大。然后传给了西王母,又传中央黄老,又在适
合的时机传到人间。相传宋代钱塘隐士高云举喜诵此经,忽然升空而隐。此经被上清派奉为诸经之首,全书三十九章,以歌诀形式叙述存神法。每章存思一神,三十九章
合三十九神。上清派又称茅山派。三茅真君厉害不?当然厉害。三茅修何法?就是修的大洞真经。”
《真诰》宣称:若得《大洞真经》者,复不须金丹之道也,读之万过,毕便仙也。请问,这句话
你信么?
某甲:“如果念一段能治邪,就信。”
法灵:“先信才能灵,不是先灵了让你信。信则有,不信则无。信力中才能生出灵来,信力越大,
灵越大。”
《大洞真经》谓:诵经者依次诵此三十九章,存思三十九神,此三十九神就会相继下降其身中之
各户,即身体的一定部位,人身得此诸神镇守,即可开生门c塞死户,修成飞升之道。请问,什么是
存思?
某乙:“存思是静下心来想象。
法灵:为何要静心?”
某乙:“静心才能产生心力,心能造万物,心是帝王。”
法灵:“心不静就不能造物么?行恶妄念之不静心一样造各种业各种物啊。心在存想身内诸脏器神
时,就是静心了么?只要有想,就有心念动,何来静呢?所以不论心静与不静,只论心能否专一。正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诸善之中,独有一心最为第一,一其心者,诸善随之。心才能造万物就是存思,换个说法就是,一心一意造想要的物,就是存思,也叫存想。
某丙:“就是心里画画,用心力把图像画出来,就是存思。”
法灵:“正解。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
修行在修心,心是: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
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仙佛,心能作众生。
心正造佛,心邪造魔。心慈天人,心恶罗剎,心是一切罪福种子。
修道有风险,入道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