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世教会治理上,任何事不可变更,但应遵守对这种情况所制订的法律。
主要职能编辑
除宗教职务外,教皇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国家元首。该国又被称为“圣座”(sanctasedes)。梵蒂冈整个被罗马城包围,在1870年之前,教皇统治的区域一度拓展到整个意大利中部,其领土,即教皇国,被称为“圣伯多禄的遗产”。
教廷(sanctasedes)是教皇及其顾问们在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罗马天主教会发出指令时所使用的正式名称。作为全球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教皇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
教皇在其职务上永无谬误论(papalfallibility),是天主教教义之一。即作为至高无上的导师的教皇,在一定条件下就信仰或道德问题进行的教诲不可能谬误的论点,其根据是:教会承担耶稣基督教诲众人的任务,教会既受基督委托,又得圣灵帮助,必能忠于基督的教诲。1869—1870年的第一次梵蒂冈会议在一片争论声中限定了几种条件,符合这种条件,教皇“自宗座”所发表的意见才不可能谬误。其先决条件就是,在有关信仰及道德方面,教皇发表意见时,其意图是要求得到全体教会的绝对同意。这一教条阻碍了全世界基督教的团结,同时也是罗马天主教神学者的争论焦点。
宗徒职务:主耶稣说: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路22:26,宗徒们是主耶稣特选的,宗徒职务在宗徒大事录里常提及,十二位宗徒因为茹达斯的背叛而缺少一个,最后大家向天主祈祷选举了一个取代他的宗徒职务,可见宗徒职务存在的重要性。无论哪个地方哪怕一个小家庭小论坛都需要有一位主持者和管理者,更何况教会这个大家庭,何况是天主赋予人的权利。
教皇居住在梵蒂冈城——意大利罗马城内的一个很小的独立国家,他是罗马的主教。自从圣伯多禄时代起,一直有罗马主教任教皇,教皇去世后,枢机团以天主子民的名义选举继任者。
管辖领地编辑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酥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又称圣彼得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的教皇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皇。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施行政教合一,有最高立法c司法c行政权。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地处台伯河右岸梵,整个被罗马城包围,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常驻人口仅89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梵蒂冈有一支200名瑞士人组成的卫队,这支卫队于1505年,由教皇朱利奥二世组建。此外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内。梵蒂冈也称罗马教廷,
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的教规,当天主教教规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市的法律。梵蒂冈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权国家派出外交使节,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是由于国家面积太小,别国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一般都在罗马设大使馆。这样做所造成的一个有趣结果是,意大利驻梵蒂冈的大使馆是设在该国境内的。梵蒂冈同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