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白塔山游(第1/2页)  这就是我的大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多分钟以后,陆澜一行人在白云宾馆下的公交站下车。

    这个地方,算是澜河市比较繁忙的几个站点之一。还好走之前约定了要在白塔山下的楼牌汇合,不然连人都找不到。这也是张胜为什么要安排大四的学长带着的原因。

    陆澜他们是第二批到楼牌的。第一批过来的都是大二的学长学姐,他们先来,买了一些东西。

    九月,北方的大枣已经熟了,又便宜又甜。陆澜他们才刚上来,谭开玉便提着一袋过来,让他们上山的时候吃。除了枣,还有水。

    等到他们所有人都过来了,刘一凡清点了人数,这才开始上山。

    白塔山上有两处去处,一是白塔寺,二是碑林。白塔寺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xc拥有实权的萨迦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花教)。当时萨迦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澜河,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澜河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一1456年)为镇守gs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这些,大概就是白塔寺在网上可以看到的资料。

    “这白塔寺,有三景。除了这白塔寺和碑林外,还有一景,不过却在山上看不到。”张胜开始带着大家上山。一边上山,他还和大家讲一些趣事。

    “那这第三景是什么?”梁霜问道。

    “第三景嘛,就是站在那里才看得到。”张胜指了指身后澜河上的铁桥。那是澜河市第一座桥,到现在除了可供行人通行外,已经禁止车辆通过。

    “有道是身在其中,不得其形。身陷囹圄而不自知。这第三景,就是身在物外,方可窥见全貌。”张胜道。

    有道是:“妄在真中真是妄,真在妄外才是真。”

    只有跳出局限,才能窥的一斑。

    “一会儿下了山,带你们去铁桥上看看,那个时候,你们就明白了。”张胜说道。

    “其实,应该还有这第四景的。”陆澜说道。

    “不错,小伙子很有悟性!”张胜一听,便知道陆澜再说什么。

    “这第四景是什么?”跟在陆澜身边的范文文问道。

    “第四景,自然从第三景衍生出来。刚才师兄说了,妄在真中真是妄,真在妄外才是真。那么,真在妄中真是妄,妄在真外妄是真。就是这第四景。”

    梁霜一思索,便知道了两人再说什么。

    “按照陆澜这个思路,恐怕还有第五景才是。”

    “这个思路,何止是五景呢?”张胜道。

    “也有可能是一景而已。”陆澜笑着说道。

    “你们几个!出来玩还讲这些我们都不懂的!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杨开莉说道。

    “就是,真啊妄啊的,都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孙洁也说道。

    “梁霜,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张佳道。

    梁霜笑了笑,说道:“刚才张师兄说,还有第三景,就是站在铁桥上看白塔山,陆澜说的第四景,就是站在白塔山上看山下。至于后面的第五景,大概是你在山下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山上看你。至于陆澜说的只有一景,大概是,人存在于天地,不管什么,都是一景。”

    “你明白了吗?”

    张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