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1/4页)  晚年蒋介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独立党”;1972年,辜宽敏、廖春荣宣布放弃“台独”,回到台湾。

    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在反对“台独”问题上与其父保持了一致的立场,故而从1949年陈诚奉蒋介石之命颁布“戒严令”至1987年7月宣布解除“戒严令”,期间,“台独”势力始终没有成为气候,是与蒋介石、蒋经国的反对“台独”政策紧密相关的。

    第三,通过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与坚持“一个中国”的大陆政策以遏制“台独。”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综合体,前者是外在的、有形的,后者是内在的、无形的。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组织三大构件,它们之间的jiāo互作用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文化价值体系附着于社会结构,以观念的形式渗透于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对其变迁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guó mín dǎng、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出于fǎn gòng和反对“台独”的考虑,在其执政时期,始终宣扬政治化了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为了消除共产主义和“台独”文化给台湾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guó mín dǎng、蒋介石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传统文化,增强大一统意识。蒋介石亲自出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会长,guó mín dǎng在全岛普遍设立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机构,还在总会之下设立专门xìng委员会:国民生活辅导委员会、文艺研究促进委员会、中国科学与文明编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与发明奖助委员会、国剧推行委员会等。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中国古籍书目:《周易今注今译》、《老子今注今译》、《诗经今注今译》、《荀子今注今译》、《周礼今注今译》、《孟子今注今译》、《大学今注今译》等,还有《白话史记》、《白话资治通鉴》等。与此同时,台湾媒体也大力倡导忠君爱国、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价值倾向,激发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guó mín dǎng当局还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教育部规定各个中小学和大学都必须开设《生活与lún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国民思想》等,进一步阐发中华文化思想与道德观念。众所周知,yù灭一国家,先灭其文化,将民进党当局为了配合在政治上的分裂路线在文化领域极力推行的“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做法做一比较,更能显现出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可贵。

    ---------------

    反“台独”的斗争(5)

    ---------------

    民进党在文化领域的“台独”主张,具有代表xìng的是其中央党部1994年印发的《台湾文化年历》中将党纲中“基本纲领”条目列入,并作简短的阐释,在第五条“创新进步的教育文化”之下写道:“为了扭转guó mín dǎng40年在台湾施行的党化教育与大中国洗脑,民进党主张一个创新进步的教育文化,让台湾人寻回自己的母语,找回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建立一个以台湾为中心,以台湾为骄傲的文化。”范希周主编:《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第88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民进党执政后,为了彻底割裂台湾与中国的历史文化联系,真正达到在历史、文化领域实现“去中国化”,其举措卑劣之极。

    其一,在语言方面,强力推行“乡土教育”,以“通用拼音”代替“汉语拼音”。

    鼓吹“本土教育”的始作俑者是李登辉。李在1994年与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谈话时强调台湾乡土教育与方言普及,把中国文化与台湾文化对立起来,恶意贬低中国文化。民进党“执政”后,推行“文化台独”的首要举措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