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8 正德小正太智斗恶舅(中)(第1/3页)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如果您觉得这书还可以,请写出您的评价建议,作者也知道那些保持,那些要继续努力。

    在此特别感谢书友烟雨追云的支持,每日不间断的八章的推荐票,因为有你我知道这本小说一直有人在看,谢谢这本书在新手村一直有你在陪伴。

    翌日,小正德连夜赶出的章程放到了弘治皇帝的案头,都就在京城老百姓刚刚接触热水袋这种新鲜事物之时,弘治皇帝的一纸圣谕贴满京城九门,圣谕内容大致是:

    幸上苍眷顾降麒麟儿于朕,太子年幼至孝,制热水袋,解朕多年冬季畏寒之苦。此乃冬季御寒之佳品,灌沸水于其中,入身怀可驱身体寒气,入卧榻可暖身体度夜,一夜只需换水一次,卧榻一夜不寒。

    朕得此佳品,安能独享,固愿与百姓同享,惠士农工商之四民。太子心思贫民过冬之苦楚,准太子赐贫民之所请。即日腊月初八起,正西坊、正东坊各设一领取处,凡屋不过两间之无地百姓,以户贴为证登记领取一次,截止除夕前夜。冒领者、多领者,一经查实充军九边。

    此榜一出,是即盘山招工告示后,皇家的又一惠民之举。庙堂诸公、江湖百姓无不是赞叹皇帝陛下、太子殿下仁德,太子爱民的名声顿时甚嚣尘上,小正德无形之中给自己狠狠的刷了一波声望。

    正西坊、正东坊两处小正德用朱寿名义买的店面,此时已经变成派发点。从圣谕贴出以来两处店面开始陆陆续续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贫民,几个东宫小太监一直忙到京城宵禁。

    深夜,寿宁侯府正堂,十二盏紫金琉璃灯将大厅照的是亮如白昼,象牙紫檀官帽椅上寿宁候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相视而坐。二人浅浅的喝上两口茶水后,不约而同放下茶碗。仔细一看这茶碗也是不凡,确是北宋官窑难得的精品,足见两位国舅生活之奢靡,权威之日盛。

    张鹤龄一贯新欢好勇斗狠,最先沉不住气,事先开口道:“兄弟,咱们热水袋的营生稍见起色。姐夫这道圣谕对咱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今日的收益比昨日下降近五成,咱们可要趁早想个对策。”

    张延龄一边听哥哥的叙述,一边在端起茶碗小口慢慢品味着,见哥哥把话说完,放下茶碗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道:“哥哥多虑了,在弟弟看来此事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

    张鹤龄不知弟弟此话何意问道:“兄弟这么一说,大哥倒是有些糊涂了。”

    张延龄一副智者的嘴脸,读书一途自己远远是强与眼前的哥哥。但张延龄读书却读出一肚子的坏水,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常常在兄长面前炫耀自己的机智。这不装作高深莫测的问道:“咱们家作坊热水袋可够京城所需?”

    张鹤龄思索一阵道:“并夺了几家小勋贵作坊和库存,现在供应京师绰绰有余,如果等京城的人都知晓热水袋之妙用,维持每日不断货已是不易。”

    张延龄故作姿态的道:“所以弟弟说姐夫的圣谕是好事非坏事有二,其一,圣谕一出满京城都知道的热水袋的妙处,姐夫救济之人不过是穷苦之人,有钱之人还需要上咱们这里购买,哥哥你切看,不日必定是客流如潮。”

    张延龄端起茶碗长饮一口,润润喉咙,放下茶碗继续道:“其二,热水袋不能增产,在于内胆镀锡制法和我们的皮革储量,姐夫一举可解我们作坊产出不足。”

    张鹤龄这才思索明白道:“兄弟的意思是……”

    张延龄打断张鹤龄的话,继续秀自己的智商,一副胸有成竹的说:“明白把家里的奴仆和打手都派出,封锁两个店面路口见一个给我抢一个,一天一千个,距离除夕还有二十余,我们只要能夺得一半,贩卖九边和辽东女真哪里就是几倍或十几倍的利润,这就是几万两白银或者十几万两白银的无本买卖,咱们还得真要谢谢小外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