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一章 复活的军团(第1/2页)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秦王政即位开始他就开始给自己修陵了,除此之外他还在大量搜刮陪葬品,只是那个时候老秦人是真的穷,国家的钱都去拿去发展军事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给他穷奢极侈。

    陪葬品筹不来那就只能从殉葬开始着手了,在商鞅用法律约束不许使用人牲后人殉现象明显少了,但秦王政的野心很大,他不想像秦景公一样用一百多个人殉葬。

    虽然给祖龙修陵是件很光荣的事,可是给他陪葬就另说了,谁家没个妻儿老小的?从春秋末年开始,大规模的人殉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车马坑,按照天子六御来算,即便是周天子也最多只能陪葬六匹马,这是绝对不可能满足秦王政的期望。

    不能陪葬真人活马,那就陪葬假的吧,骊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也是传说中捏土造人的场所,和擅长制造青铜器的随国人相比秦国人更擅长制造陶器,于是李斯就建议用黄土制成陶俑,打造出一支跟真正的秦军一模一样的军队,这些陶俑虽然是假人,可是他们手中拿的武器必须是真的,这样陛下到了阴间还是能与阎王争雄。

    这个主意很快就被秦王政采纳了,可是要制造陶俑该用谁的模样来做呢?李斯这个时候又说了,就用那些战死战士的照身贴。

    照身贴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籍贯,每个国人都必须有,商鞅规定外出远行和住店必须出示此物,而他自己就是因为出示不了这个东西被旅店拒绝收留的。

    打仗是必然会死人的,照身贴可以确定战死者的家在哪儿,方便把人送回去,如果天气炎热实在不宜远行就会就近集中掩埋,这种陵园定期会有人祭祀,大秦不亡,香火不绝。

    当时负责造像的人很多,因为秦始皇下令不许跟其他陶器一样铸模批量生产,每一个陶俑都必须是单独制造,因此每个陶俑都没有雷同。

    后来有人听说可以不用殉葬,用自己造像的陶土人也可以陪葬,就跑来找工匠们,请求以自己的形象造像。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许多还保留着征战时穿的盔甲,比工匠们照着光有头像的照身贴想象那人生前穿什么简单便宜多了,这些后期制造的陶俑就有了嬉笑怒骂,比前期制造的陶俑更像活人,监督制造陶俑的人因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秦始皇喜欢他的兵,虽然他们全部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助他完成了前人所不能,所以他认为他们有资格陪着他去下一个世界旅行。

    在秦人的生死观里,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由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只要有武力不论是阴间还是阳间哪里都能去得,军人就算死了都是军人,他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掉队的。

    太阿是一把灵器,用它可以招魂,任何一个愿意听从号令的孤魂野鬼们会被它召唤,成为秦始皇冥界大军的一员。

    当时关中地区有轩辕黄帝以石为兵,大禹以铜为兵的传说,那陶土烘干了之后就跟石头一样,秦王政就相信那些陶俑做得越像真人就越容易活过来,因此精雕细琢不厌其烦。

    人是血肉制成,而女娲却用黄土捏成,吹一口仙气土人就活了,那个三元洞被人相信是女娲留下来的神仙洞,陶俑就曾在西秀岭下被洞中的吹干,就近烧制好之后这些陶俑会上色,力求看起来跟真人一样,然后再送去挖好的带有隔墙的坑里,按照军阵的模样排列。

    这种殉葬方式甚至传到了汉代,谁叫汉高祖刘邦也曾经修过秦始皇陵,只是秦始皇的陶俑更注重写实,做得越像真人越好,因为这些陶俑以后要用作灵魂的载体,会重新复活。

    王守善听到这里忽然浑身一抖。

    “秦律之中对于质量管理的条律那么多,想不记住都难啊。”墨隶说到这里长叹一口气“每一把弩都必须刻上匠人的名字,敢不刻字要罚一盾,每年十月份大工尹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