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散财消灾(第1/3页)  大连故事之青泥洼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散财消灾

    车辆备好,二太太打扮整齐,收拾利落,出了门正要上车,屋里电话铃响起。接着就听佣人喊她:

    “太太,来电话了,长春的。“

    二太太一听,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屋里,拿起电话,就听那头女儿不满的说:

    “你们都咋回事啊?打了半天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不接。”

    “我们这不都在忙着吗,这都快火上房了。”

    “出了什么事吗?我给我爹打了半天电话,一直都是占线,总是正在讲话。究竟什么事这么紧要啊?”

    “还不是你兄弟景业惹的篓子。他在交易所那边赔了不少钱,人家逼着要,他吓跑了,现在还没找到下落。你爹正忙着张罗钱给他堵窟窿呢。”

    “是这事啊,怪不当他跑到我这来了,事先也不打个招呼,敢情是躲债来了。”

    “什么?景业在你那啊?啥时候去的,咋不和家里说一声呢?这孩子,真的让人操心,我都该急死了。不亏你爹骂他,恨他不争气。”

    “还不都是你们从小惯的,要星星不给月亮,事事都顺着他。现在大了,想管那么容易?”

    “行了,你别说了。你爹这功夫恨不得逮着他狠狠收拾呢。你就让他在你那好好待几天,过了这个劲再回来。”

    知道了儿子下落,二太太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嘱咐女儿看好兄弟,别再让他干傻事,快点打电话告诉他爹,景业在她那里。放下电话,告诉下人把车开回车库去,今天不进城了,去了也帮不上忙,反倒是添乱。

    孙化堂接了女儿电话,知道景业去了她那里,气还是有,但也就放了心。知道这小子其实也没啥地方可去,世界就这么大,他还能跑到天边去?可惹下的篓子可不那么容易堵。电话都打出去了,钱也很快就到,交易所无非是为了钱,款一到位,就不会再追讨。钱庄里资金充足了,挤兑的事也不会出现。当铺那里找了个新掌柜的主事,也没受啥影响。项家那边自己也明白,自家死了人,和孙家关系不大,所以好安抚。警察署拿了钱,便不再深查细究。这些孙化堂都不担心。麻烦的是,好事不出门,烂事传千里,这些事已经传出去了,由此带来的影响,一时半会消除不了。更糟糕的是,听人说关东日报的编辑长罗高章,准备把这些事写出来登在报上,还要写成书,编成戏,如此一来,这么一点溴事,弄得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孙化堂就像那个杨乃武小白菜,成了街谈巷议的谈资,茶余饭后的笑料。这可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绝不能让这人坏了自己的名声。无论如何,想什么办法都得堵住他的嘴,按住他得手,不能让他对这事说一句话,写一个字出来。

    三姨太知道孙化堂的心思,就说:

    “当家的,你放心,这事交给我去办,没啥大不了的,无非就是破费点,花几个钱。”

    “好啊,这事也就你办妥当一点,毕竟你们还算师生呢。你先联系,跟他说说。他要是答应了,给他两千三千都行。要是他还有啥要求,就找个地方,我和他见见面。日本社长那里也得有人去说,这个我让高桥去,日本人对日本人,还是好说话。”

    关东日报的编辑长罗高章,江苏扬州人,自小聪明过人,十八岁考取清朝秀才,二十岁时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先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教书,后受聘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并任大连市役所议员和南满洲教育会编辑委员c满蒙文化协会顾问,也是关东州有声望的文化名人,交际颇广。关东日报社长冢善一是他早稻田大学的校友,欣赏他的才华,聘请他担任编辑长。此人才思敏捷,文笔出众,所写时论c杂谈c小说很受读者欢迎。听闻孙家一些传闻轶事,觉得有趣,有意编成故事小说在报上发表。本是文人一股情思,不意却正是孙化堂的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