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越狱(第2/3页)  以赎之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模块学习完,就尝试着开发些简单的小项目,自己设计数据库,封装数据层和业务逻辑。2个小项目做完,感觉可以承担企业初始级的项目开发了。春节还没到,总不能闲着,意外发现了一本《vb设计模式》的书,饶有兴趣地买下研读,受益匪浅。

    业余生活并非一片空白,夜里喜欢听评书,重拾起单田芳的评书听了起来,小时候就听过一部分,夜里能听得忘了入寐。

    每周去超市2次左右,囤积早餐和日用品,正餐则是到附近吃3块左右的便宜快餐。胡子都忘了剃,留起了一缕头发,是假装文艺还是超级宅男?

    从d工厂那里带回了诸多影片,学习累了,夜里买瓶啤酒加一包花生,独自欣赏。全部欣赏完了,就到城中村的影碟屋租碟看。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和《云水瑶》,原来这个世界上同性与两性的情感一样如此深厚!至那以后,我对gay保留着很大的宽容和接纳,虽然在这个国家的世俗观念里还不受待见。

    房间没有互联网,就到附近的网吧查资料,网管允许你下载资料到指定服务器,自己拷贝带走。无意中发现了一部美剧:《越狱第一季》,评分挺高的,我下载几集拷贝了回去,立即看上了瘾。在周密筹划下,无论置身多大的绝处困境,借助利益交换,不断化险为夷,最终达成了目标,改变着身边人的命运,这不是高智商绝处求生的励志片吗?呵呵。当然,监狱故事属于重口味,但我喜欢这种重口味的片子。

    简单谈谈美剧和美片,很多人眼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个人英雄主义c震撼的特效c俗套的猛男打怪兽c主人公不死定律,在我看来绝不仅于此。我认为,一部影视作品的评分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特效特技c颜值演技,甚至不是一波三折c悬疑入胜的情节,而是主题诠释,即导演到底想诠释什么,表达什么价值观c理念c思想,对人性c世界多深的理解和思考。

    正如某知名导演所说:所有真正好的战争片的主题都是反战的。我同样认为:所有真正好的影片,它的主题都应该是反映真实人性的。这种人性不是在集体人格c意识形态烘托下能反映出来的,它更不可能是基于对某个阶层的跪舔能真实反映出来的!

    《越狱》的闪亮之处,绝不仅仅是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c迭起的情节和主人公绝妙的智商情商,更直达一种真实的人性,对自由c正义的渴求,在邪与恶或模糊边界之间内心的忏悔和抗争,哪怕面对的是国家机器,的强权暴力和恐怖主义,都将它们一一剥露,只有剥露外皮,才能看清本质。它根本无需塑造正与反,强行植入白与黑,而是让观众内心引发深刻共鸣c反思顿悟,每个人都自觉地去思考:我们到底是应该服从权威,还是内心的良知呢?

    所以说,中国的电影在特技上,与世界差距20年,在主题上差距2000年!

    时光如梭,转眼临近春节,感觉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内心释然。

    那段2个多月看似枯燥的时光,无论当时还是如今回首,都让内心如此充盈和富有。

    那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每天清晨一缕阳光轻洒在窗户边,如诗般的温暖而恬静。

    转眼春节临近,给志东发了条短信,一首打油诗,很快我的手机响了:“阿亮吗,现在xx?”

    “是啊。”

    “过来坐坐,1年多没见了。”

    志东,一个高中同学,同校不同班,高二那年的暑假,我喜欢跑到学校找个僻静的教室看书,经常见他拉着辆单车路过,也同样是跑来看书,一来二去就相互认识了。1年多前,即将启程去深圳的前一个夜晚,他提着两瓶啤酒来找我。

    “你走了,我在这里能聊天的朋友又少了一个,哎!”他叹了口气。

    “现在通讯交通都发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