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3/4页)  财富幻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收益的。

    第4节:写在前面的话(2)

    事实上,拥有世界上最普及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的美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这是一个宁愿付出30%的利息进行信用卡消费而只肯维持低于1%的储蓄率的民族!仔细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储蓄很少却消费很高,其经年累月的信贷消费还能持续吗?

    研究者发现,在美国,当入不敷出的消费者发现自己无力支付个人贷款时,很多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违约信用贷款而不是违约抵押贷款。换句话讲,部分美国消费者一旦出现付款困难,他们会首先考虑放弃信用,可见,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爱护自己的信用历史是有前提的,或者说是有限的。

    如果情况依旧,美国人就会想到破产,并把申请破产当作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有能力控制支出的时候尽情享用,在形势失去控制后却不肯紧缩开支,而是在提jiāo破产申请之前到处申请信用卡大肆消费,甚至有目的地破产,恶意逃避对信用卡公司和银行的债务。

    一些美国人确实在破产。当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上百万的百万富翁出现时,美国却有上百万的人破产。

    美国的一些企业在破产,甚至包括一些富可敌国的巨型上市公司。企业破产并不是失败和耻辱的象征,有些企业家甚至将申请破产标榜为一种经营策略。

    美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破产。几年前在美国一向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州长罢免和新州长的选举,原因就是加州政府财政面临空前危机、濒临破产,所以做过州长多年的"政坛常青树"被撤换。

    到了中国,人们才知道什么叫储蓄;到了美国,人们才知道什么叫消费。

    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07年底,美国信用卡负债已经增加到9 150亿美元,达到历史上的新高。美国各大银行也发布了新世纪7年来最差的财务报表。

    2007年至2008年bào发的次级债问题,则更令美国住房市场情况恶化加剧。

    因为,与传统的利率抵押贷款不同,有的次级贷款允许借款人在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有的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和零文件的贷款,怂恿借款人在没有资金甚至没有任何收入和偿还能力证明的情况下借款。

    第5节:写在前面的话(3)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放款机构认为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如果还贷出现困难,只需要收回房子就可以了。只是物极必反,一旦房产价格停滞或下滑,借款人就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卖出,房价也可能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这种形势之下,脆弱的抵押贷款市场因此发生振dàng,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继续下滑,由此恶xìng循环,次级放贷的危机形成。

    弗吉尼亚州一家研究所曾对100项贷款进行调查,发现90个贷款人虚报个人收入5%以上,其中60人虚报收入超过实际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2006年发放的全部次级放贷中,此类骗子贷款占到40%。

    借款机构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为了多挣佣金,利用互联网和邮件等各种手段,发放虚假广告,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或者在签署贷款协议的当天,将双方商定的固定利率改成浮动利率。这种cāo作方式的受害者往往是贫穷阶层,他们在房产的诱惑和推销者的蛊惑之间权衡之后只好全盘接受不符合自身实际财务状况的条件,进而在房市走低时面临无法还贷的困境,既丧失了信誉又失去了房子。

    监管机构也没有尽到他们的责任, 2007年3月22日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多德就指出:"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本来应该是枕戈待旦的卫士,保护勤劳的美国人免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