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赵普的意思(第1/3页)  崛起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匡胤沉吟了片刻,觉得赵普之言甚是有理,点了点头,道:“所言非虚,好像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也许在天下人看来皇帝远远比一个太后要重要得多,人们往往能看到的都不过是表象而已,至于更深层的东西,却是看不真切。”听赵匡胤说到这里,赵普适时附和了一句,“若非如此?为何天下庸人是大多数,而聪明人却是只有聊聊而已?正因为天下十之不过是目光短浅之人。

    “他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而已。一切都是后知后觉,也许他们一辈子都在为一日三餐而挣扎和努力。”

    对于赵普的这番感叹,赵匡胤突然笑着望道:“不知道先生是不是该算是一个聪明人呢?至少先生能说出这般超尘脱俗之言,在元朗看来先生至少不是随大众随波逐流之辈,应该归入聪明人一类。”

    赵匡胤的这番夸赞,赵普只是淡淡一笑而已,回道:“将军太过赞誉了,如果没有将军慧眼识珠,将赵普从万千沙粒之中挑将出来,也许直到今天,赵某也不过是蝇蝇苟苟,跟万千随波逐流之人又有何区别?

    “话又说回来,也许天下人并不都是笨人,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一个让他们从凡人蜕变为英雄的机会。至于我只是运气比其他人好点儿而已,不然也不会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言,对赵普来说,将军便是我的伯乐。”

    不得不说赵普能说会道,原本是赵匡胤夸他之言,可经赵普一番巧舌如簧,他又反赞了了赵匡胤一番,夸赞赵匡胤有识人之能。而已赵普这个马屁拍得不露痕迹,就算是赵匡胤这般不喜奉迎之话的人,听在耳中了大觉高兴。

    赵匡胤大声笑将了起来,说道:“都言我弟弟赵光义能说会道,可在看我看来,却是不及则平(赵普之字)万一。

    “不过你说的未必没有道理,所谓英雄若非机缘巧合,或非时势造就,也不过一个凡人而已。就拿先帝来说,要不是太祖郭威将帝位传给于他,也许大周在五代之中也不过如后汉一般昙花一现而已。

    “纵任先帝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怕也只能徒咱奈何,毕竟许多事情如果没有做上那位置又岂能放手施展,一展胸中报复?”

    赵普见赵匡胤居然主动提及了先帝柴荣,心知赵匡胤已是打开了心结,心中已是一喜,当下顺着赵匡胤的话头道:“确是如此!如果不是太祖的子孙被汉隐帝尽皆屠尽,这九五之位又岂能轮得到姓柴的来坐?”

    赵普原以为自己这些话定然能得赵匡胤好感,不想赵匡胤轻轻的摇了摇头,应道:“话不能如此说,时势虽然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忽略。先帝雄才大略,扶着风雨飘摇的大周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艰辛唯有我这个过来人多少才能体会二三,更多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完赵匡胤轻轻摇首。

    闹了个没趣,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普却是神色不变,心中却是思索着接下来的话该如何说,看来柴荣在赵匡胤心中却是座丰碑,不能抹去。

    “其实如果不是先帝提拔我于行伍之间,只怕也不会有我赵匡胤今时今日,论起才识,我与先帝初识之时,却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说到这里,赵匡胤脸上露出一丝感概,“当时的我除了悍不畏死,武艺稍稍强过别人之外,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才能。

    “倒是先帝,在万千人之中看中了我,不只是简单提拔而已,而时常临阵授以兵法,禁军之中好多将领都是这么过来的。而我与先帝相处最为融洽,也许论及天资我也比别人要强上几分,所以在先帝那里我得的好处最多。”

    赵普心中一凛,不知道赵匡胤为何突然提到了自己,而且话中亦是提到了柴荣,却也担心赵匡胤又会无端心软起来。

    赵普连忙打断道:“先帝虽然有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