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两根烟(第1/3页)  月破轻云眠未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把语文学好就能听懂了。”郭老师如是说。

    可到了这里,太多的疑问都被同一个答案拍死——这个不考。

    寻常的下课时间,偌大的教室里总有一面墙上挂着一块白板黑字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嬉戏打闹”“禁止喧哗”等字眼赫然写于其上。可一干小学生又怎能不嬉戏打闹?他们总会在每一个课间追逐打闹着,每每碰到老师在场他们都会转移阵地。学校,越来越像一所监狱,埋葬了他们所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那一个个老师俨然是一个个狱警,锁住了一群小孩的童年。

    即便极不情愿却也难以阻挡。

    按照老师的要求,作文18分以下的同学需要重新写一份。

    志浩作文: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我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之后十分难过。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令人伤心的文章。文中写了一个可怜的女孩在大冬天里卖火柴以补贴家用最终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文中描绘的场景更是令人发指。许多象征性的描写也深刻地揭示了资本家的残暴以及资本主义的丑陋。而小女孩面带微笑的遗容更是象征着无产阶级定能战胜罪恶的资产阶级。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不禁想起了去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欢聚一堂的景象。我们吹着风,喝着茶赏月。我猫在爸爸怀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我躺在了暖和的床上,妈妈正在做早饭。

    为什么我和小女孩相仿的年纪生活却截然不同呢?

    那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他们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给了大人工作的机会。要是小女孩能在新中国生活那她一定能快乐地成长。

    我相信,任何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人都愿意伸出手来帮助她。

    许许多多的“作文格式”志浩像是背数学公式一样背了下来并且套用其中。可他俨然还没到那种懂得“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年纪。更何况去年的中秋节志浩的爸爸并不在家,本该热闹的中秋节天气却冷得不行,漫天乌云。那一天他们一家早早便睡了,他只不过是像老师要求的那样,在特定的位置写上特定的话:第二段要写上自己的事情让文章充实;第三段歌颂一下国家。

    “瞎编的作文写起来真累啊!”他如此想着。

    再看看其他同学的作文,尤其是第二段的内容多有浮夸之作。比如有人写了他的爸爸丢了一亿元现金,还好被警察叔叔捡到了并且归还。他爸爸还数了一下,一块钱都没少;也有的写了去年儿童节的时候他爸爸开车带他们一家人去没过玩,玩了五天之后又开车开回来了

    周末,从来就没有在家里做过作业的志浩对这两天总是有无尽的憧憬。

    他总喜欢跟着妈妈上街买菜,妈妈也喜欢拎着志浩逛菜市场。作为回报,妈妈每次都会给志浩买一个肉夹光饼吃。

    这一天志浩如旧地跟着妈妈去买菜,买了一斤萝卜两斤白菜,一斤萝卜15元,一斤白菜1块钱,一共买了三块五。出于好奇,志浩向妈妈问道:“妈妈,妈妈,他们会不会先告诉你一共买菜花了多少钱再跟你说每种菜的单价然后问你各有多少斤?”

    “肯定不会啊!大笨蛋,都是称好了算钱,哪有钱算出来了还问我们有多少斤。那要秤干嘛?”妈妈取笑道,“怎么越念书越笨了?”

    回望那个菜农,面色红中显黑,几道深深的皱纹在他脸上蔓延。志浩估摸着这个老伯应该连他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仅凭口算便能将菜金算得分毫不差。

    寻常的早上,整个菜市场充满了活力,脚踏实地的活力。

    挽着妈妈的手,志浩一路上鲜有言语。想到了学校c老师c教师c课堂不禁迷茫但也无力

    整个三年级,与渐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