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姬康(二)(第1/3页)  卜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月二十,鸡鸣时分,这一日的极乐宫真佛殿金碧辉煌,主位如来佛宝相庄严,开金口,敕封二人。

    “玄清入金刚境,赐罗汉果位,封广目罗汉,主渔阳郡;玄明入金刚境,赐罗汉果位,封妙目罗汉,主上谷郡。”

    辰时,渔阳c上谷二郡各县各邑佛寺传出隆隆诵经之声,所供奉的佛像面目由模糊转清晰,两郡乡民莫不前来跪拜,这一日,可谓有求必应。

    不周城有小镇七十二,数条河流穿梭其间,有桥大大小小三百六十余座,其中有一座名“玉带桥”。相传,一日有一神仙路过此地,见往来乡民穿梭两镇每每绕远,于是解下腰间玉带,置于河间,玉带化桥,临于两河之间,是以称“玉带桥”。

    “玉带桥”通体洁白光滑,透亮如玉,不染纤尘,桥面雕花,栩栩如生,栏杆成人腰际高矮,晶莹剔透,触之温润,真如美玉一般。

    元妙真君侧倚栏杆,逗弄桥下河流里过往的野鲤,已然聚了不少。元妙真君伸手抚白玉栏杆外侧,刮下簌簌白沫儿,飘飘然落于桥下水中,鱼儿争先觅食,挤作一团,张着一张又一张大口,显然对于这“饵食”很是喜爱。

    一个着深色道袍的道人,仙风道骨,怡怡然走上“玉带桥”,唤一句:“真君可真大方啊!”

    “不要这么小气吗?”元妙真君拍拍手,回过身来。

    “可真君这可是慷他人之慨啊!”

    “七斗斋星君岂是量小之人?”元妙真君笑呵呵道一句。

    “好了,真君此来何意啊?”七斗斋星君问。

    “星君不是明知故问吗?隆隆佛音响彻大地,莫非星君不闻?”元妙真君哂笑。

    “说来这得多谢昭关的二十余万士卒。”

    闻言,元妙真君的面色多少有些牵强,叹道:“星君确实是量小之人。”

    “呵,真君知道就好。”七斗斋星君趴在栏杆上轻轻敲一敲,落下几缕白色粉末,又聚起一群鱼来。

    “佛门这一世拔得头筹,星君就这么无动于衷?”

    “这种事情不是他家,就是你家,再不就是我家,有什么好稀奇的。”

    “可佛门这一次未免太心急了,星君就不觉得奇怪?”元妙真君轻抚华美栏杆。

    “真君可是有什么发现?”七斗斋星君转过头来。

    “佛门这次兜的圈子太大了一些,若仅仅是封两位罗汉,有很多种方法,没必要冲昭关的军马下手。所以星君不要以为佛门这二位后辈是无法凭借自己的本事逾越这一道天堑,佛门未尝不是锦上添花之举。”元妙真君缓缓说道。

    七斗斋星君的面色严肃了许多,思忖片刻,缓缓道:“真君可有什么确凿的把握?”

    元妙真君摇摇头,缓缓道:“不得不说,佛门这一次安排的巧妙,不过佛门手段玄妙莫测,怕是有蹊跷,还是小心谨慎为上,有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免悔之不及。”

    七斗斋星君轻敲栏杆,脸现沉思之色,元妙真君反倒轻松下来。

    “真君是什么打算?”

    “开武库,燃火种。”元妙真君一字一顿道。

    “现在?”

    “宜早不宜晚。”元妙真君颔首。

    “开武库,又是一大世来临,你我也该腾地方了。”七斗斋星君有些伤怀。

    “武道长生一途,你我也算走的足够远了,没什么可抱怨的。”元妙真君缓缓道,至于是不是当真无怨无悔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抱怨?如果我们都要抱怨,那天下芸芸众生该当如何相处?”七斗斋星君说道。

    “不说了,哪天?”元妙真君摆摆手,换了话题。

    “既然宜早不宜迟,那就明天吧。”

    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