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太平御览》:开创崇文盛世的实锤之作(第1/3页)  古书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宋朝号称“崇文盛世”,绝非虚言。小时候听的各种评书演义里,就有《赵匡胤演义》,知道宋朝的这位开国皇帝是位武将出身c能争惯战的将军。他最知道武将们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野心也都勃勃。他对南唐后主李煜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名言其实也适用于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于是乎,当他举起酒杯时,手下大将们也早已心知肚明,纷纷交出兵权,解甲归田,寻欢作乐去了。

    对武将一百个不放心的宋太祖,对文人却是青眼有加,一百个放心。他立下一条基本国策,那就是不杀文臣。

    宋太祖爱读史书。他甚至提出,要所有武将,全部大量读书,以学会治理国家的道理。这一点跟孙权很相似。他的弟弟宋太宗也是从小就喜欢读古书,即皇帝位之后,更是锐意文字,手不释卷。尽管有一种传说,说宋太宗为了当皇帝是通过“斧声烛影”的“实锤”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取得的,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但这些说法并不见于正史,而且宋太宗有不在现场的证据,所以还不能算是“实锤”,斧声烛影也只能算捕风捉影。但是,宋太祖,尤其是宋太宗开创崇文盛世的一系列举措却都是实打实的实锤。

    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是打天下的武将出身,当了皇帝以后,转而攻读史书,是体现《史记》中所说的“马上得天下,岂能马上治之”道理的鲜活事例。

    宋初国家史馆藏书万余卷,后来削平诸国,把各国藏书集中到京师,宋太宗又下诏,百姓献书有赏,由此共有藏书八万卷,集中于史馆c昭文馆c集贤院,通称“三馆”。三馆早在梁代就已经建立,房屋卑陋,地近闹市。宋太宗即位之后,亲自到三馆看藏书,说“三馆如此简陋,如何接待天下贤俊之士啊!”于是下诏另修新馆,到太平兴国三年落成,赐名崇文院。院中有诏文书库c集贤书库c史馆书库等六库。“崇文盛世”这四个字有了实物上的着落。

    早在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就下诏李昉c扈蒙c徐铉c张洎等儒臣,利用这些藏书,编类书一千卷,书名《太平总类》。其规模浩大:文章一千卷,书名《文苑英华》;小说一千卷,书名《太平广记》;医方一千卷,书名《神医普救》。各书因为多是编于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大都冠以“太平”二字。这些书整理了宋初的皇家藏书,保存了宋以前的大量书籍资料。后来,这些藏书散失,许多历史典籍就靠他们编的这些资料保存下来。这真是一件有功后世的事情。

    《太平总类》于太平兴国八年编成。成书以后,宋太宗对宰相说:“史馆所修的《太平总类》,从今日起每日进三卷给朕,朕当亲览。”你看看,不仅建馆藏书,还利用藏书编书,编完书也不是做做样子而已,还要把编的书都亲自看一遍!宰相宋琪担心这有伤龙体,说:“陛下好古不倦,以读书为乐,这自然是好事。但是一天看三卷书,恐怕太伤神了。”宋太宗说:“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则以为鉴戒,此书不过千卷,朕准备每天读三卷,一年读完。这样想来,好学之士读万卷书,亦不为难。大凡读书要自己性有所好,若不好读书的人,要他读书也读不进。昨日我从巳时读书到申时,有鹳飞上殿彻,一直到朕读书完才飞走。”左右大臣说:“过去汉代大儒杨震讲学,有鹳鸟衔鳣鱼坠于堂下。陛下读书如此,有类古人了。”

    此后,宋太宗果然每日读《太平总类》三卷,从不间断。如有哪一天事情太多而未能读满三卷,则一定在以后有空时补上。宋太宗果然一年读完了《太平总类》,便赐此书改名为《太平御览》。宋太宗从《太平御览》中读了大量史实,经常和群臣讨论历史上的帝王得失。大臣苏易简说:“皇上批阅旧史,安危治乱,尽在皇上考虑之中,此乃社稷无穷之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宋朝开国的两位皇帝为开创崇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