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九六九年三月份的一天,双河林业局双c峰林场知青连的知青们,都上山“砍大棍”去了,知青连连部办公室里有一位男知青没有去,他是知青二连副连长,叫林永祥,正在为今晚要召开的批判会写批判稿。当桌上那只马蹄表的时针指向十点时,他觉得有些累了,便停下笔,从墙上摘下一件黄绿色军大衣,披在身上,准备出门透透气。他推了推门,没推开,知道门的上面,被冻了又化,化了又冻的冰给冻住了,只好用身子去撞门。“咔嚓”一声,门被撞开了,一些破碎的冰渣散落下来,有几块还落进了林永祥的脖领里面,还真有些凉。
走出连部的林永祥,第一反应是有些睁不开眼。这是个响晴天,那厚积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白雪,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冬春交替的季节里,表面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晶莹剔透,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他稍稍闭了一下眼睛,然后慢慢睁开,向四周望去。连部西面,是知青二连和知青三连的宿舍,连部后面是卫生所和广播站,卫生所的西面,是知青一连的宿舍,林场场部在知青连东面,那里还有食堂·林场招待所,场部办公区和知青连中间,隔着一个篮球场。
连部办公室前方二十米开外,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叫苇沙河,河上架一座木桥,叫连心桥。这条河把林场大致分成两部分,河北是知青点和林场办公区,河南是住宅区,商店和林场加工厂也在河南。顺着河有一条森林铁路线也在河的南岸,但车站在森铁线的北面,没有候车室,只有一间供站长和值班员用的小砖房,也没有像样的站台。
这次“砍大棍”的任务来得很急,是林场年伐木计划以外另加的,砍的全是长度一米至两米,径级不超过八厘米的木棍,说是煤矿急用。知青们以连队为单位,俩人一张人拉爬犁,连砍带运,当天归楞,当天验收。
规定不准砍幼树,但时间短c任务急,各连队竞争很激烈,完成进度一是要当天统计,当天汇报,当天广播,二是要当天没完成任务,第二天必须补上,所以很多幼树难逃厄运,这次砍大棍给全林业局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损失,恐怕单靠造林和营林,三年五年也很难挽回。
上午拉一趟,中午验收,下午拉一趟,傍晚验收,一天两趟。估摸大队人马快要下山了,林永祥往验收场地走去。
在森铁线旁边,有一条东西向公路,验收场地在西面。西面有一条峡谷,林场叫他西沟,进入西沟二十里地左右,有一个生产工段,叫红石工段。贴近中午,就会有满载而归的大队人马,从西沟陆续出山。
被爬犁压实的雪路,比冰面还要滑。林永祥不得不放慢脚步,一边走,一边往西面张望。
路过林场子弟校时,林永祥停住脚步,往学校操场里面望。一些学生在操场上互相追逐不时发出叫闹声,大概是在上体育课吧,不过没有见到体育老师。
林永祥收回羡慕的目光,继续往前走。
验收区是一个临时贮木场,分一连c二连c和三连三个楞区。有三名验收员分别站在自己的楞区,做好验收准备。一连验收员叫杜玉华。是宁波知青。一连是由来自上海和宁波等地的知青组成。二连验收员是冯向标,和林永祥是尚志一中高三一班同班同学,是和林永祥一起于六八年五月份来知青点的。三连验收员叫柳山妹,家住本林场,毕业于牡丹江林校营林专业,是毕业后分配回林场的正式干部,在林场经营所工作,这一次是临时借调给三连当现场验收员。三连知青全由林业局和山上各林场的干部和工人子女组成,叫本局知青。
柳山妹,一九四九年生人,一九五六年上小学,一九六二年升入一面坡中学。一九六五年考入牡丹江林校,一九六八年回双,峰林场,今年刚满二十岁。论身材,她比中等个略高一些,一副瓜子脸,一双大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