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不靠谱的谱(第1/3页)  郑卫国的一九八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斤的知了龟卖了五块六毛钱,去掉来回的车票一块,净赚四块六毛钱!

    还没回到家,郑卫国在心里算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那个苗条的连衣裙背影还是钱的原因,他是越算心中的火也就越旺。勉强进了家门扑到水井旁,抓住轱辘上栓着绳子的桶扔到了井里,随着一阵咕噜噜声传来,飞快的抓住摇把转了起来。

    等到灌了一肚子的井水,又从头到脚的浇了个透心凉,郑卫国通体舒畅的像走丢的老狗旺财那样,将头上的水花甩了个漫天飞舞,抹了把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井水的液体。先前写书的想法被他扔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是股怎么压也压不下去的干劲儿,这真真是个遍地机遇的时候。

    昨天硬撑着宽了老妈周英的心,实际上郑卫国心中也没什么底儿,嘴上和老妈说起卖知了龟的事儿十拿九稳,在心中隐隐约约觉着有些不靠谱。

    这么简单的事儿这么简单的活,只是抓起来就能换成钱的东西,乃至于梦中的记忆里那些报道是不是真的,省城里的人有着几十年吃知了龟的历史?这些早上还盘旋在他脑海中的念想,到了如今都被手上的四块六毛钱给砸烂,这就是落后地区消息闭塞产生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的钱,就是这么的好赚!

    很快醒悟到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儿发生,郑卫国才发现家里有些安静,这个时候正是每天当中最热的时间,周英应该在家才对:“妈,妈?”

    “嗯?!”

    屋里隐约传来了周英的声音,郑卫国顾不得身上的水水汤汤,几步窜进了屋里,就见周英拿着个信封跌坐在地上,院子外挂在电线杆子上的大喇叭,猛然在头顶炸响:“周家村的村民们,下面我宣布”

    “你一边去吧,说的什么玩意啊。喂喂,周家村的老少爷们们,我是周广太,现在我向大家宣布一桩大喜事,我的外孙郑卫国,就是住在村子西头的那个像打枣杆子的娃,成了咱们省高考的状元。也是咱们村建国以来第一个上了大学的,这搁在我小时候的说法啊,那可是进士及第的荣耀,我刚才听说了,他这个478分的成绩啊”

    回头看了眼空荡荡的屋外,郑卫国满脸是水的笑了,任由老妈周英扑在身上嚎啕大哭着,外边这个大喇叭里中气十足的声音,正是他的外公周广太。

    八旬多的老人依然扛着锄头每天下地,烟酒不戒的情况下吃的比年轻人还多,记忆中这位高寿107的老人是在梦中含笑而走的,出殡那天整个塘头乡都被震动了。

    用着带有补丁的衣角擦着母亲脸上的泪水,郑卫国又抹了把自己的脸,勉强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妈,你听俺姥爷这嗓门,把人家村支书都不当干部了”

    “干部怎么了,在你姥爷面前,他就是个小辈儿!”

    好像感觉有些失态,周英抹着眼泪说完,上下打量了下郑卫国,才想起手中还攥着通知书:“县教育局来的喜报,说让你后天到学校填写志愿,还说要让你坐县高官的车游街!儿啊,妈现在就是死也值了”

    “妈,你说什么呢,我饿了。”

    听着老妈嗓子眼中传递出的委屈,郑卫国也是眼睛发酸,知道她自从那个人走后,就全凭着胸腔中的那口气在撑着,现如今自己的高考成绩出来,总算是给了她扬眉吐气和发泄的机会,强忍着打断她的话,从口袋里摸出了钱放在她手里:“那七斤多的知了龟,我卖了五块六毛钱,看这样子咱家能趁这个夏天赚上一笔,你也不用为买化肥的钱发愁了”

    包产到户带来的,不光是人们的希望,还在道德的长城上狠狠撞开了条裂缝,地分到了个人的手中,在物资紧缺的这个时代,农业生产物资的缺口进一步加大。

    小时候还能在路边树底下踩到的人粪没了影子,就连狗屎这个玩意也成了引起纷争的香饽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