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苏半城(第1/2页)  河山故人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年的经商积累,使得聚宝郡里的富人极多,城内的酒肆茶楼林立,秦楼楚馆比比皆是。

    聚宝郡最有名的富人,毫无疑问,当属苏俭。苏俭的兄长名叫苏烈,是当年赵礼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平定天下之后,武将们都分疆裂土纷纷出任一方大员,而苏烈为御史则被委任监造大运河的事宜。

    大运河修了八年,苏烈就跟随着开凿河道的队伍在外八年,老人风餐露宿矜矜业业,无论是勘察工地,还是制定施工方案都事必躬亲,沿河数千里的距离,都留下过老人的足迹和汗水。

    常年的野外生活耗尽了苏烈最后的精力。运河开通后不久,老人便因为常年的熬夜和风疾去世了。

    苏烈去世后,赵礼有感老人劳苦功高,便封苏俭为:从三品都转粮盐运使司运使。将大乾朝盐铁c运粮的肥缺委任于苏烈的弟弟苏俭。从三品都转盐运使司运使的官职不算很大,但却是一等一的肥差。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苏烈的功劳让后人得到荫庇,算是善始善终了。

    苏俭与哥哥苏烈不同,他没有出色的谋略,没有经天纬地的眼界,也不以习武著称,但他并非普通人,实际上他的长处并不弱于足智多谋的哥哥,只是在战乱时期没有发挥的舞台罢了。苏俭最大的特点就是无与伦比的经商头脑。

    自苏俭当上朝廷的漕运使之后,他定期派人疏浚河道,派兵剿灭沿路的绿林强盗,朝廷的军粮,盐铁等物资每年都能得到足够的供应,苏俭还经常自掏腰包购置一些新奇的南方特产,这些东西一方面送到了宫中孝敬皇帝和达官显贵们,另外的高价卖给京城和京城周围的富商巨贾们。

    像苏俭这样既有能力和背景,又会办事的人物,真的是想不发达都难。

    不消几年,聚宝郡内多数的酒楼茶肆都姓了苏。“苏半城”的称号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传了开来。到了承平五年,除了官营的商铺,京城以及周边地区四分之一以上的当铺c酒楼c金店c青楼c布庄以及大片的土地农田都变成了苏俭的产业!

    什么叫富可敌国?在那些年的大乾朝,苏俭两个字就是富可敌国的最好解释。

    承平五年春末的一天,聚宝郡城边的山上缓缓走来了一老一小两个人,两人身后带着数位仆从模样的人,扈从们都识趣地远远跟着,不曾靠近二人。

    老人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脚步坚实,一看就是个保养得很好的富家翁。小孩十余岁的模样,垂头丧气地跟着老人的身后,仿佛受了很大委屈。

    老人看到小孙子的这副模样,微笑着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往山顶爬去。

    约摸半个时辰的光景,一老一少先后来到了山顶的凉亭,老人还算讲究,把长椅上的灰尘用手拂去便坐下来休息,而小孙子看都没看一屁股就坐了下来,看来心情实在是糟糕。

    天气很不错,阳光普照在没有建筑和树木遮挡的山顶上,一老一少倚靠着凉亭边的栏杆,脸颊上的汗珠被日光映射得闪闪发光。

    “苏茂,你父亲是为你好,你不可记恨他,知道吗?”老人先开口了。

    “是,爷爷。”小孙子无精打采地回复道。

    老人看到小孙子的这幅模样,哑然失笑:“苏茂,你还小,好多事情还不能明白,你知道么,当年你父亲像你这么大的年纪,也如你这般,不喜欢接手家族的事务,觉得大好男儿志在四方,整天翻着账本,清点着那些黄白俗物,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这么多年了,这一切爷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现在想想,我对你父亲也是有所愧疚的。但是,”老人语气一变,神情严峻,“我苏俭这么做,在当时实在是无奈之举。苏家那些年发展迅猛,爷爷毕竟精力有限,如何能放任你父亲和你的几位叔叔去游戏人间呢?”

    老人不是别人,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