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炎三年的冬天,既使住在南海之滨,天气也非常寒冷。
元军追着赵昰从福州到广州,又从广州到海上,紧咬不放。为防万一,赵昰将赵昺密密送往大理的深山中躲避,苏刘义随行,分禁军和江氏义军的一部分守护。自己带领朝臣转徙于海上诱敌,使李庭芝等率江北军十万各据坚城,足其粮精其兵,以逸待劳拒元军于江北,张世杰陆秀夫各藏兵五万于江岸山坳树林中随时往援江北。
张世杰是一员猛将没错,但是张世杰又是一个恋旧念恩的人,而元军此时的主帅换成了张弘范,这张弘范正是张世杰的族兄,且张世杰幼时家贫,曾托蔽于张弘范家中,据说张弘范对他甚是恩待。
秋云迹每想到前世崖山海战前后张世杰的连连失误,心中就堵得慌,虽不敢说张世杰藏奸,但难保张世杰不对张弘范怀着报恩的心,若是张世杰与张弘范心照不宣呢?若是张世杰愿意配合张弘范故意输上几场以报先前的托身之恩呢?又或这张世杰自负大才,自信自己报完张弘范的大恩最终还能嬴回来呢?这不就是拿整个国家的命运报他私人之恩么?否则怎么会有那么明显的战略失误?这些想法一直在她一个人脑中翻腾,让她心惊而畏,不敢和任何人诉说,虽说用人不疑,可她不敢不对张世杰报以最坏的揣测,最终还是百般设法譬喻,鼓动小皇帝和江万载派陆秀夫去江南军驻地再次分薄了张世杰的一半兵权,虽然听说张世杰感叹生不逢时,不遇明主,但她十分坚持,小皇帝与江万载再三斟酌,也不敢冒险。
赵昰与江万载都学会了游击战术,战局布署完毕,便一边看李庭芝收复城池,一边乐此不疲地牵着元人的鼻子入秀山c进井澳,分散元军兵力。听见秋云迹念叨:“我怎么心惊肉跳,这里会不会有飓风?”两人都没放在心上,看到海湾风平浪静,天气晴朗,船舰坚固,再问了秋云迹坚持请来的有出海经验的老渔夫,听老渔夫也说是好天气,两人根本不相信会有风暴来袭。
秋云迹上窜下跳,见没人听她的,终于计穷,疲惫地坐在甲板上,手里紧紧地抓住小皇帝的裤腿,心中念叨不已:海神c天神切众神啊,求求你们不要再让小皇帝落海病亡,不要再让江老头救主丧生了吧!上天有好生之德,他们两个不死,大宋的士人百姓会少死很多很多人,求求你们了!
正祝祷间,海天变色,风浪忽起。江万载惊异地看着秋云迹,动了动嘴,想问什么,又忍下了,他就知道这个女娃有些神异,似乎可以前知,所以才鼓动杨太后聘了她做小皇后的,可没想到连天气她都能预知。心中悔恨不已,早知道也像以前一样听这小丫头的劝了,都怪他得意忘形,只顾着为收复失地欢喜,只顾着打游击战,以吸引元军兵力让李庭芝赢取更大胜利。可是如今风暴已至,无可如何,只好指挥水手们开船向未起风浪的岸边靠过去,打算弃船上岸,躲到秀山的山谷中与元军周旋,那山谷中正藏着他们的一支禁军和所有战马c粮草c辎重。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待宋廷舰队全部进港后,岸上乱石后却忽然冒出大片元军,押解着几个禁军将领哈哈大笑。原来山谷中小朝廷和禁军的老窝已经被元军端了。这时元军的船舰也从后面包抄过来,将港口封锁。一时火炮隆隆,箭矢如蝗。江万载镇定自若指挥突围撤退,好似什么都没发生,宋军舰队一边向元军发射炮火,一边向风暴中的海上退去。
宋军和元军的船舰都购自泉州胡商,胡商此时还是亲宋的,拜秋云迹重生的胡蝶效应,小皇帝与胡商着意结交,宋军的船舰比元军的船舰造的更好,速度更快,火炮威力也更大,加上禁军勇悍,江万载在秋云迹一刻不停的念叨下,平时又着意地训练禁军将士们适应海战,所以此战虽然损失了五十多条船,并有近一成禁军丧命,宋军最终还是顶着大风浪退出了元军的包围圈。然而赵昰的舅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