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回 闭门羹(第1/3页)  百花凋零又复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久居深宫,自以为功勋卓著,堪比三皇五帝,但不曾想到本是太平圣地的京城,也已群盗纷起,为了生存打家劫舍,巧取豪夺,自然十分生气,责令司马元显严惩刺史,并让吏部追究相关官吏督下不严之罪。奇怪的是,这位帝皇遭受如此委屈,却没有下达格杀令,将责任官吏处理极刑。

    卫士们觉得皇帝受了惊吓,必定十分恼怒,说不定还会大发脾气,重重责备他们,甚至还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不免心下惴惴不安;待司马曜站起,卫士们急忙扶他前往随行时备好的马车,请皇帝乘坐。

    谁知这位皇帝双目一蹬,推开了搀扶的卫士,几名卫士立刻跪倒在地,不敢直视。司马曜稍一犹豫,立刻弃车乘马,竟与张氏等人同行;众卫士面面相觑,均感十分奇怪,暗想九五之尊怎能如此有失身份,但摄于皇帝威仪,无人敢多说半个‘不’字。

    司马曜见张氏上马,便乘马追上前去,问道:“请问姑娘怎么称呼?”

    张氏不知面前之人乃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当看到他色眼迷离的神情,心下十分反感,厌恶之情现于颜色,但同行之间,又不能避开,只冷冷地道:“小女子姓张。”

    司马曜看着张氏撇嘴的神色自有一番滋味,觉得她生气起来也是妙趣横生,微笑道:“张姑娘想必来自豪门贵宅,家学渊源很深,不知来自哪里?”

    张氏听对方一步步在探她的底细,雅不愿与他交谈,催马急行,追上了上官逸,不再理睬。

    司马曜吃了个闭门羹,心中略有不快,但还是骑马追了上来,道:“京城好玩的地方很多,张姑娘如想出门的话,我可派人带你四处逛逛。”

    张氏暗暗恚怒,道:“不劳您大驾,我若逛京城,上官公子自会带我去。”说着看了上官逸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妩媚。这一切都是做给司马曜看的,意思是说我是上官公子的人,你别想套近乎。

    司马曜假做不知,继续追上来讨好张氏,张氏越是对他不理睬,他越是觉得有意思,后宫之中的嫔妃无一人敢这样对他,对一个皇帝来说,他觉得很新鲜,就像长期食肉的人突然品尝道乡间的野菜,颇觉滋味无穷,越是无法得到的,他越是想握在手里。

    妙音尼虽已出家,却精通人情世故,瞧见张氏不愿理睬司马曜,跨马上前,道:“一切皆是缘,施主无须强求,须知缘起如花开花落,不需等候,自然会到;缘灭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即使奢求亦无望得到。”在出家人眼中,无论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还是乡间田野的平民百姓,都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没有任何区别,过度的追逐只能令人五色俱盲,陷入悲欢离合的痛苦之中。

    司马曜见妙音识破了他的想法,脸上微微一红,念及妙音救命之恩,又闻她佛法精湛,目光便从张氏身上移开,转至妙音尼脸上,道:“师太所言极是,在下还是一切随缘吧。”他虽属帝王,也心近佛法,对佛学研究很深,时常还请僧人进宫说法,此刻与妙音尼竟如心有灵犀一般,讨论起了佛法,逐渐将张氏忘在一旁,不做理睬了。

    司马道子父子觉皇帝骑马,他们乘车又僭越之嫌,故骑马随行,见到皇帝对张氏失魂落魄时,暗暗觉得好笑,但又不敢笑出声来,心中暗道:“就是个乡下的野丫头,哪里比得上宫中嫔妃贵人,就连京城大户人家的大家闺秀似乎也比她强些。”后见皇帝舍弃了张氏,与妙音尼谈论起佛法,不由地暗暗皱眉,却相顾莞尔,他父子二人平日里弄权舞弊,极端享乐,哪里知道佛学的精深奥妙之处,与皇帝所好截然不同,只觉皇帝连四十多岁的尼姑都垂涎美色,似乎不太雅观,大大有违皇帝的身份,连他二人也脸面上不太好看。

    众人一起到达城西,来到义阳长公主府外。司马曜和妙音尼谈论佛法已毕,又不错眼珠地盯着张氏,数次想同张氏交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