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4/4页)  怪馬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公子真不同凡品,夜行必烛,将来定卜大贵。」我因没有大贵之故,对此事一直讳莫如深。

    可是,每逢我听说有古董出国,或赠人家一部影印的二十四史,便不由想起当年盛举。便是洋大人看得懂二十四史,便是洋大人很起敬,起敬之余。恐怕也哑然失笑,笑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子孙太窝囊也。呜呼,一切都在于「古」,现代的东西啥都没啥。山门外那两位,若不是丐fù而是贵fù,衣服华丽,腰缠万贯,在美国既有房屋又有存款,则即令她们当年结婚时是披麻包片,满身虱子,柏杨先生也会去胁肩谄笑,何致享我的掉头不顾哉。

    问题还在于送他们的那些二十四史二十五史,有几个人看得懂?就是想敬都敬不起来。美德法英,还有一二汉学家,可能翻阅一下,其他那些芸芸众生和芸芸众国,恐怕送了去不过往墙角一堆,供蠹虫便饭之用而已也。

    专送给人家连中国人自己都不能普遍了解的东西,也是一奇,不可不大书特书以志之,以便后人有凭有据的哀悼。

    无题

    天下事如果仅从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如果再往里伸伸头,便可发现又是一回事。读者先生如果不信,不妨买一本在宜兰出版的地方刊物《新宜兰》(一九六一年十月号)看看,柏杨先生不是替他推销,而是请看看在司法尊严高唱入云的时候,手铐扮演着什么角色。

    手铐这玩艺儿,大概是洋大人发明的,依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五花大绑。盖都是防止犯人逃走的方法,不过洋人比较文明,形式上讲究得多矣。古人云:「刑不上大夫」,我想这个「刑」,大概也包括额外痛苦而言。时至现代,不仅对「大夫」应如此,对任何一个人,似乎也以如此为宜。一个人犯什么罪,便用什么法,不必法外再施坏也。明王朝有廷杖之刑,一言不合,皇帝就教宦官把大臣拖倒在地,大打其屁股,丧人xìng尊严,莫此为甚。最后出了个吴三桂先生和马士英先生,果以无耻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