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2/4页)  怪馬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血五步。」呜呼,布衣者,译成白话,就是光脚的人。一个人一旦有此观念,凶杀案便免不了也。这年头不是那年头,每个人心里都像玻璃球一样的明亮,啥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有言有不言而已。所以自己必须立得正,站得直焉。奉劝有鞋穿的人,如果自己不是正人君子,千万别牺牲别人以表示自己是正人君子,否则布衣一旦兴起布衣之怒,便是再多人向你鞠躬,都救不了你的命。尤其是那种动辄悻悻然曰:「教他们来找我,来问我好啦。」恐怕只能致乱,不能致太平也。

    

    台风命名

    这次爱美台风来袭,把大家搞了个一团糟,幸亏翻译先生直觉的译成了「爱美」,如果稍微有点诗意,译成「艾玫」,那就和《叮咛》的作者艾玫女士同姓同名,真要天人合一矣。然而虽然如此,艾玫女士仍接到不少电话,曰:「听说?要来啦。」我想她本人一定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否则拜托她不妨去日本观光一下,或去美国应国务院之邀一番亦可,台湾小地方,不足驻芳踪也。

    台风而有姓有名,是一大发明,一会「南施」,一会「波密拉」,一会「欧珀」,眼花撩乱,美不胜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美国大人在西南太平洋和日本大人作战,忽然发现世界上竟有台风这玩艺,比加拉比海的飓风凶得多啦,而且一个接一个,刮个没有完。于是为之命名,以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为的是便于记录,亦便于称呼,便于研究也。惜哉,当初提出这些动议的几位美国大人不知去向,且芳名不传,否则柏杨先生真要顶礼膜拜,以表心诚悦服。这一举动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一个是,美国佬似乎比中国人反应快。另一个是,美国佬也似乎比中国人幽默。这不是爱国不爱国问题,事实俱在,值得毛骨悚然的去想上一想。其实,即令中国人反应快而又有幽默感,为台风起了些名字,官府恐怕也不会承认,盖官崽们脑筋里整天想的是如何维持威信与尊严──有一点是应该知道的,人们对自己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是争夺得厉害。中国官崽之天天提心吊胆,不时拍案而起,声色俱厉维持的,就是威信与尊严,可见他们一向缺乏的是啥。但是中国官崽一遇洋大人,便全盘都垮。经过洋大人品题之后,洋女人的名字不但上了报,而且也上了官文书。台风在中国刮了五千年,没有刮出名堂,劳洋大人渡万里重洋而来,为之一一赐姓赐名,中国人能不惭愧乎哉?台风如果有知,应该见有洋大人的地方都不去,以示感恩。如果仍跟中国人泡,到今天也泡不出啥道理。

    说了这些,为的是提出一点洋大人厉害处和其长处,中国人必须有勇气承认,否则便是一脸虚骄之气的懦夫。圣官二崽最喜欢这一手,一面大声斥责外国月亮没有中国圆,谁要说外国月亮圆谁就是汉jiān。一面却买个外国月亮悄悄挂到自己房间里。呜呼,柏杨先生看来,外国月亮硬是比中国月亮圆。凡是说外国月亮不圆的,他在台风期间,准听收音机,收音机乃外国月亮也。电灯熄后,燃上油灯,准骂他妈的,而电灯乃外国月亮也。台风过去,出门必坐计程车、公共汽车、三轮车、脚踏车,统统的都是外国月亮也,你见谁在台北衡阳街上坐手推的独轮车乎。中国月亮一遇外国月亮,便溃不成军,台风之忽然有了名字,只不过小小一例。

    不过洋大人可敬是一回事,对一个中国人而言,每来一次台风都要宣传一个洋女人的名字,实在有点别扭。抗战时,有一次参观被击下来的日本飞机,驾驶室里全是日本字,不禁大吃一惊,那玩艺没有英文竟然也能升天乱飞,你说怪不怪乎哉?盖中国人自鸦片战争,被英国人打得头破血出,发现该夷果然不凡,骨头遂一软而不可收拾,中国遂成了英国文化的殖民地。直到今天,英夷虽不行啦,代之而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