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3/4页)  怪馬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美利坚,也属英夷文化系统,遂更无力挣扎,亦无心挣扎。但日本飞机上竟没有写一个英文字,给人一个很大的启示,这不是说一写英文就完了蛋,天下有那么简单的事就好啦。而是说,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自然表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小小日本几乎送掉堂堂天朝的老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又一下子复兴起来,全世界都反过来看他们的颜色,那不是喊喊口号,开开会就能办到的;有其国家的自尊,民族的自爱在,一句话说完,因他们有崇高可贵的气质故也。

    二十世纪初叶,当时世界各国都在发狂般的翻译马克斯、恩格斯的著作时,日本学术界也不例外,仅只为了Aufhebung一字,便闹了个天翻地覆。此字来自黑格尔先生,但经马恩二位先生一用,变成了斗争的工具,能引起屠杀流血,其冲力自然更大。当时有主音译者,有主意译者,但无论怎么都无法道出其中奥妙,大家正乱嚷嚷的起劲之时,一个大学堂教习叹曰:「每天早上,我沿着大道散步,望着朝日如火,照着宁静而伟大的富士山,光芒万丈,不由得想到做一个日本人的责任。为了一个德国字,我们学术界竟掀起这么大的浪潮,感到无限惭愧,我们为什么不能使世界各国,为了一个日本字,也掀起研究的狂热?」该德国字后来经日本译成「扬弃」,中国毫不费脑筋的借来照用,还说人家译得不好哩。呜呼,惜忘了该教习的名字,日本人之可敬可佩处在此。如果换了中国的专家学者,我敢打赌一块钱,依目前的情形看,不但没有这种神经想法,恐怕还故神其秘,靠那一个德国字唬人,吃一辈子也。柏杨先生读京师大学堂时,教习上课,都是用的英国剑桥大学的英文书,问他为啥不翻译成中文?曰:「有很多地方译不出。」其实不是译不出,而是一经译出,他的戏唱不成矣。二○年代之后,似乎此风更烈,甚至高中学生,都以读「原文」为荣,风气到了这种地步,中国如果竟能强盛,还有天理?

    我常想,我们为啥不能把台风的名字另行定之?为啥非用洋女人的名字不可?如果按数字排列,或六十年甲子一决算,或索xìng一世纪一决算,岂不也同样的简单明了?而且更便于记忆?好比说一提到第「六一○九」号台风,就知道是一九六一年第九次台风。现在则是「六二○几」号台风,容易推算得很也。

    如果说采用女人的名字较佳,那么,为啥不可以用中国女人的名字耶?洋大人以英文字母为序,我们则以赵钱孙李百家姓为序,或以笔划多寡为序,或以音字母为序。上一个台风曰「赵娟娟」焉,这一个台风曰「钱秀秀」焉,下一个台风曰「孙玲玲」焉,依此类推,周而复始。或者把中国的名女人列成一表,按次出笼,曰「妲己台风」焉,曰「褒姒台风」焉,曰「西施台风」焉,曰「王昭君台风」焉,曰「杨玉环台风」焉,曰「董小宛台风」焉,曰「苏小小台风」焉,广播时候,则不妨洋化,曰「强烈台风李师师,今晨九时中心位置……」再不然套此办法,改用男人的名字亦可。或者不用人类名字,而改以野兽猛禽,似乎也有其情趣。曰「卷毛狮台风」焉,曰「玉麒麟台风」焉,曰「凤凰台风」焉,曰「野狼台风」焉,因其无西方色彩,亦不具国家色彩之故,当更易为其他国家所接受。

    这办法实行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当我们啥都不行时,不妨阿?。洋大人发的是南施,我们译的是陈圆圆;洋大人发的是玛莉,我们译的是赵飞燕:只要列一个对照表便成矣。一旦等到中国强大,美国缩了回去,关岛、冲绳基地既无,菲律宾、日本基地也告撤消,测候飞机不能再来,便是想助我们一臂之力都不可能,届时中国自己去干,对那一团低气压,我们说它是啥,它就是啥。台风为西太平洋特产,他们根本没有这玩艺,故不怕洋大人不跟着我们走也。然而,在自尊心日泯的今天,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前些时在某杂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