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1/4页)  鏖兵台儿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实行二次北伐,李品仙任第八军军长兼李宗仁第四集团军第十二路总指挥,5月率部离湘沿京汉线北上,9月担任东征军左翼军总指挥率部攻占丰润、唐山、开平、滦州,并在滦河前线解除直鲁军残部,直至北伐战争结束。

    1929年3月,蒋桂战争bào发,李品仙等人通电讨伐白崇禧、拥护蒋介石,任唐生智第五路军副总指挥兼第八军军长。12月,唐生智在郑州起兵反蒋,蒋唐战争bào发,唐军失败后,第八军被缴械,李品仙败走香港。

    1930年5月,中原大战bào发,李宗仁配合阎锡山、冯玉祥反蒋,派桂军自广西北上入湘助战,旋攻占长沙,李品仙应李宗仁邀由香港赴长沙任湖南善后督办,任职不到半月,战局变化,桂军兵败,李随桂军退回广西,担任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八军军长,次年6月辞兼职,1932年春任中央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校长。1935年11月,当选为guó mín dǎng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1月,国民政府授予李品仙中将,7月任广西绥靖公署副主任。1937年2月,任第五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3月加陆军上将衔。7月任第九军团军团长。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李品仙于1937年8月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七军、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八军3个军。八一三淞沪会战bào发后,李品仙所部奉命于9月中旬派韦云淞率第四十八军赴上海参战,旋在桂林将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组织就绪,9月29日起程开赴徐州。①11月第七军、第四十八军另组第二十一集团军,由原第七军军长廖磊升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三十一军(辖一三一师、一三五师及一三八师3个师)。

    第五战区长官部当初对日军南北夹攻徐州之考察及计划大要如下:

    一、在全盘态势上我居于内线作战,应乘分离时集中兵力予以各个击破。

    二、依当时敌我态势,最好先拒止南下之敌于黄河北岸,而集中主力先求击破由南京北上之敌。

    三、对沿津浦北进之敌,应以一部扼守蚌埠及蚌埠北方沿淮河北岸之线,使敌不能通过淮河大桥北上。另以两至三个军位置于刘府、凤阳、红心铺一带,占领侧面阵地,俟敌沿铁道线北上时,我即由西向东予以侧击,将敌截成数段而歼灭之。纵使不能将敌分段围歼,亦可牵制其对徐州之攻击,获得迟滞敌人之效。

    四、我军主力控制于徐州附近,捕捉好机会予敌各个击破。②

    战区长官部基于上述之考察,遂由副司令长官李品仙指挥淮南兵团,负责实施津浦南段之作战。

    我军津浦线南段各作战部队,桂系军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军队大半来自广西农村,忠厚淳朴,与招募军队迥然不同,在李品仙的亲自调训下,不仅战斗力较强,而且风纪良好,开赴前线,受到当地人民的赞扬。《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桂兵佳话》一文中,对桂军士兵曾作了如下采访报道:

    当□总司令部由江南转入江北作战,在九江候渡,正值旧年关,通夜未入民房。有人对于士兵问何不入民房,他们答以:人家正过年,我们去扰乱干什么?有人对青年士兵告以九江花姑娘多,他们说:“现在过江打日本鬼要紧,没有工夫!”

    皖西舒城某士绅家门外,立有一桂兵,天大雨,因未带雨具,衣服尽湿,冷冻不堪,士绅乃请其入内暂息,兵不肯入,再三请之,乃入。入后乃就火烤衣服,主人yù送以布鞋一双,则坚持不可,仅在鞋袜烤干之后即刻离去。刚出门即遇到官长,官长责何以擅入人家,士兵以主人坚请对,后主人赶出证明,此兵始无罪。桂军所过地方,虽深夜中,人民仍有烧茶相待者,有人问以如此岂不太辛苦,而人家答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