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父刘松山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军功卓著。1870 年,刘松山在镇压回部叛乱中阵亡,经左宗棠推荐,遗部由年仅26 岁的刘锦棠接手。1875 年,左宗棠西征新疆,刘锦棠担任统领,总理行营营务,运筹帷幄,被叛匪惊为”飞将军”。1878 年左宗棠奉诏还京时,刘锦棠署理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直到新疆建省,于1884 年被朝廷简派为第一任新疆巡抚,其地位不仅是封疆大吏,更是对俄外jiāo的关键人物。作为在华最大的谍报机构,汉口乐善堂对此次西北行动极为重视,堂长荒尾精专派”学养有素、识见卓越”的”平户三杰”之一浦敬一主持。乐善堂行动计划十分周密:藤岛武彦携搭档大屋半一郎先行,随身带价值1000 余元的书籍和杂货,到兰州先安顿下来开设店铺,以回收的货款作为浦敬一进入新疆的费用。

    哪知刚出汉口不远,藤岛就遭到了水匪打劫。令水匪惊奇的是,这位自称来自福建的年轻书商,看到劫匪却不慌乱,从容对答。他对劫匪的头目赵某道:”观公状貌,当系一方豪杰,何以不掠富豪,而劫余小商人耶?余殊为可惜。”根据日本的传记材料介绍,藤岛是位眉目秀丽的美青年,姿容宛如美女。面对这位”小帅哥”,赵老大倒也爽快,讲了一通官逼民反、无奈落草之类的套话,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赵老大便将其释放。而这位少年书商居然给他一份大礼:一支崭新的手qiāng。喜出望外的赵老大表示,将传令沿江数千徒众,对该书商不得为难,并妥加保护。

    但藤岛在和水匪赵某分手之后,赵某却被官府抓获,羁押在襄阳大牢中。藤岛得知消息,星夜兼程前往救援,但到达襄阳后,赵某已被枭首。藤岛便乘官府疏忽,将赵某的首级盗回。看守们一路追赶藤岛到汉水边,藤岛无奈,便将赵某的首级绑在腰间,纵身跃水,游泳逃逸,终因体力不支,而在登岸后人事不省。他醒过来后,便在岸边将赵某的首级掩埋,再通知赵的手下前去挖掘。藤岛此举令赵某的手下感激涕零,民国时期撰写《日本侵华之间谍史》一书的钟鹤鸣,因此感慨道:”浪人怀柔赵某部下也如此,其用心不可谓不深矣。”在乐善堂作为侦察重点的六类中国人中:君子、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富者,赵某正符合其中的”豪杰”的类别,是日本间谍的重要”统战对象”。因此,尽管可能耽误西北侦察大事,藤岛武彦还是不惜时日前往营救赵某。藤岛中途遇寇和营救寇首,毕竟耽误了时间,浦敬一等在兰州苦候30 天,不见踪迹,盘缠用尽,只好放弃此次新疆之行。次年,不甘失利的乐善堂,再度派出浦敬一和藤岛武彦两人化装成华商西行,先由水路沿汉水北上,再弃水登陆,翻越终南山,到达西安。两人从1889 年3 月末离开汉口,5 月初方到达西安。在西安盘亘一个月,将所携带的书籍、杂货售出以作为盘缠,又辗转三个月后方于9 月份到达兰州。但盘缠用尽,只好分手。藤岛武彦分得18 两白银,返回汉口;浦敬一则带着剩余的50 多两,独自入疆,并从此失踪,成为日本间谍史的一大悬案。

    弱冠之年的藤岛武彦,至此已两次膺任西北考察重任,可见乐善堂对这一位最年轻间谍的器重和栽培。

    除了与水匪的遭遇外,在日本史料中,藤岛还有另外两次奇遇。

    一次是在河南,他看到当地壮汉恃强凌弱,便出手相救,夺过棍棒将那家伙教训了一通,乡民们十分感激,称呼其为”少年豪杰”。

    还有一次在江西庐山,他在山中迷路,见到有三人正在升火煮粥,便过去烤火,并要了粥喝。此三人其实是山贼,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从山里出来,还以为是妖怪现身呢。藤岛吃完后便睡。山贼们发现了他带的大笔盘缠,便起了歹意,想盗走。哪知藤岛忽然睁开眼睛,大吼一声,并拔出了短刀,吓得三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