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由开封决开黄河大坝,把刘邓赶回黄河以北。
蒋介石机关算尽,想借天功!养育华夏子孙的黄河竟然变成了他蒋介石一件可以随意移挪的战争武器。
但蒋介石一定没有忘记,9 年前,他派军队在河南境内的花园口zhà开了黄河大堤,不仅没能阻挡住日军侵华的步伐,反而造成黄河北移改道,在中原大地人为地制造了一片连年灾荒的黄泛区,一场涂炭生灵的大灾难。
而这一次,一旦决堤开坝,这几十万解放军,这河边数百万人民群众怎么办?
险恶的敌情像浓浓yīn云罩在刘邓首长的心头,而天公似乎也在与刘邓大军作对。自刘邓大军南渡黄河以来,yīn雨不断的老天,一进入8 月就像撕开一道口子似的,突然间暴雨如注,下个不停。
水火无情,黄河水猛涨,进入8 月的第M 天,黄河渡口水位便由叨米增至30.3米,每秒流量达2034立方米。
水情逼人!
从来不叫苦的刘伯承此时说出一句话:“忧心如焚!”40多年后,邓小平谈起这段往事,感慨万千地说:“我这一生,这一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军情紧急令身经百战的刘伯承、邓小平忧心如焚!水情逼人使刘邓忧心如焚,而更让他们担心的事还在后边。
这时一直在陕北带着一部兵力与蒋介石重兵集团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周旋的máo zé dōng,突然发来一个由他亲自起草的注有三个“A 级”的特急绝密电报,只有简短的一句话:“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máo zé dōng任何时候都不愿让他的战友们为他的安全担忧。1946年去重庆人虎穴与蒋介石谈判,他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这次为留在陕北,他又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他从不愿因为个人安危而影响大局,可是分布在各战场的高级将领,无时不在为máo zé dōng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危着想。接到这样的电报,一向镇定自若的刘邓首长坐不住了。关于这一点,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有一段十分感人的描述:父亲告诉我们:“毛主席的电报很简单,就是‘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只有我和刘伯承看了这份电报,看完后立即烧毁了。当时,我们真是困难哪,但是,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中央,说十天后行动。用十天作千里跃进的准备,时间已经很短了,但我们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了。”说完后,父亲又重复了一句:“当时,真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
“说这话时,一向不大流露感情的父亲,声音都略带哽塞了……”
刘邓打过黄河,一是实现战略反攻,一是吸引和歼灭敌人,更重要的就是减轻陕北、中央和毛主席的困难处境。
黄河涨水,没什么可怕,蒋介石要决堤放水,也吓不倒刘邓。本来,刘邓还考虑再打几仗,再就地歼灭一些敌人。但是,中央困难,刘邓便义无反顾地不顾任何困难地提前尽早地出击了。为了使准备做得更充分,8 月6 日,刘邓充分发扬军事民主,集思广益,打破常规,吸收基层指挥员和各部门干部参加作战准备会议,慎重对待,正确处理,正式下达预备命令,决心提前结束休整,立即执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同时,刘邓请示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说:“我决心提前于8 月7 日全军开始战略跃进!”他们还致电陈毅:“顷,我们决心转至外线。”
就在刘邓做出立即跃进大别山这一重大决定之前,máo zé dōng于8 月5 日至7 日三天,连续致电刘邓、陈粟等人,对刘邓跃进作了具体指示。
21.当机立断,迅速出击
8 月6 日这一天,máo zé dō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