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3 章(第4/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情况,原来是因船只太少,天雨夜行,道路泥泞,在渤海渡黄河迟缓,在惠民多留几天,以便催新弹yào等西行接济陈唐,24日晚到聊城,定于9 月3 日晚率6 、10两纵队于寿张东南渡河与陈唐会合。

    9 月1 日,陈毅、粟裕致电所属各部称,毛主席于8 月24日“电示我们担任黄河以南、平汉以东、淮河以北、运河以西的新任务,完成此任务要相当长的时间,主力会合后要连续歼敌,破击陇海路并迅速向南扩张,支援刘邓,策应山东,吸引敌主力在陇海路南北与我争夺”。

    9 月3 日晚,陈毅、粟裕率部南渡黄河,在鲁西南会合了8 个纵队共18万人,组成华东野战军主力。至此,由陈票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兵力集中,形成了有利的战役布势。

    此时,guó mín dǎng整编第5 军军长邱清泉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认为华野第1 、第3 纵队担任后卫,正掩护华野第4 、第8 纵队“北逃”,遂令其所部围追,其中整编第57师沿沙土集、皇姑庵,向红船口追击,已处在华东野战军南北夹击的不利态势之中。整编第57师也是guó mín dǎng军的主力之一,陈粟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3 个纵队共8 个师4 倍于敌的兵力,决心迅速割歼该敌。9 月7 日,邱清泉发觉华野各部的行动意图后,迅即向沙土集及其周围的小村庄收缩集结,固守待援。当天夜里,华野各纵队按部署向沙土集进击,完成了对敌57师的包围。

    8 日下午,陈毅、粟裕下达了聚歼退守沙土集之敌的命令。晚6 时,部队发起总攻,战至9 日凌晨3 时,战斗胜利结束,计毙伤guó mín dǎng军6000余人,俘师长段霖茂以下7500余人,共计歼敌1.3 万余,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取得了外线出击后的第一个胜利。

    这一胜利,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为恢复和建设鲁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为向豫皖苏进军打开了道路,而且迫使敌从大别山地区和山东内线战场抽调4 个师的兵力驰援鲁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我军的行动。9 月u 日,máo zé dōng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给陈毅、粟裕并告刘伯承、邓小平,饶漱石、黎玉,陈赓谢富治及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挥城、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的发展有极大意义。”

    在这封电报中,máo zé dōng要求陈毅、粟裕要努力完成在黄河、淮河、运河、平汉之间创造巩固根据地,协助刘邓、陈谢创造鄂豫皖与鄂豫陕两大根据地,协助饶漱石、黎玉、谭震林保卫山东根据地,协助苏中、苏北恢复根据地。“你们处在上述四大根据地之中间地带,你们的胜利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时,直出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克服极度疲劳、粮弹匮乏、疾病流行、减员严重,以及缺乏在南方气候、地形条件下的作战经验等严重困难,摆脱guó mín dǎng重兵的合击,以主力出皖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