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2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占法库,歼灭保安第7 支队(假称177 师),俘敌1700余人,创奔袭作战的模范战例。该纵第19师于7 日攻克彰武,全歼暂编第57师一个团。与此同时,第4 纵队第11师和南满独立师,攻占了大石桥、海城,威逼鞍山、辽阳。

    与此同时,第1 、第2 、第6 纵队向四平地区合围。

    陈诚为加强四平地区防御,令长春新编第1 军主力乘汽车南下四平,新编第6 军主力从锦州返铁岭。

    林彪原定攻取开原车站(今开原),因部队未能按时完成准备,以及guó mín dǎng援军来到,遂停止执行,令所有部队破袭中长路和北宁路。各部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猛烈破击战,经过近3 天时间,就把guó mín dǎng军抢修3 个月即将通车路线全线彻底破坏,北宁路则更加支离破碎。

    东北民主联军出击中长路,歼灭guó mín dǎng军一个整师、一个支队和三个整团,彻底破坏了中长、北宁两条铁路大动脉。陈诚“维护中长,保护海口”的计划,宣告彻底破产。

    39.北图吉林,南击华北援敌

    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的胜利发展,震惊了guó mín dǎng军最高统帅部。蒋介石于10月4 日飞北平,次日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部署增援东北问题。8 日,蒋介石飞到沈阳,与陈诚商定实行紧急措施。从华北地区急调第92军第ZI师、第94军第43师、暂编第3 军之暂编第10、11师及位于平承路的第13军第54师驰援东北。

    根据guó mín dǎng军调兵遣将,四平地区守备力量明显增强,吉林、长春地区的守备力量相当薄弱的新情况,林彪、罗荣桓准备调整部署,改变战法。10月12日10时,林彪就下步行动致电中共中央:“目前,在主力所在地区,敌完全采取守势,并以较多兵力防守。因此,我不易直接求得运动战。现我军进攻吉林,力求攻占之,并求得打增援。”对“有些分散的敌人,拟以次要力量歼灭之。”

    13日;东总将作战重点由铁岭地区转到吉林、长春地区,采取“围城打援”战法集中6 个纵队奔袭长、吉外围各据点,围攻吉林,吸引新编第1 、第6 军出援而予以各个歼灭。

    正当东总调整部署时,华北援军先头第13军第54师于10月9 日进到兴城,后续各师乘汽车向锦州急进。热前指程子华。黄克程率第八、第九纵队一部在锦州至山海关间破路牵制锦州守敌,主力集结北票、朝阳、义县地区待机;第七纵队出吉阜新、新立屯、黑山。

    10月9 日,第七纵队从彰武西侧出发奔袭新立屯,次日上午发起攻击,仅1 个半小时,却全歼灭暂编第57师二个团(欠1 个营)及保安队一部。

    与此同时,第八、第九纵队等共7 个师展开于锦州至兴城间长60公里地段上破路,至10月12日攻占了除锦西以外的全部据点,并一度袭人锦州机场,击毁飞机1 架,歼敌12to余人。

    由新立屯西援的侯镜如部,于10月28日抵达义县。林彪于28日11时令程子华指挥八个师,引诱侯镜如部深人义县以西,予以歼灭,尔后转入新民至大虎山地段,牵制在铁岭的新编第六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在北线作战。

    10月29日,侯镜如部进到义县西北20公里处与第八纵队警戒部队接触,即退缩至代官堡、朝阳寺、九台关门、金凤山地区采取守势。程子华以第9 纵队从正面进攻金凤山、二道河子地区的第43师,第8 纵队主力和独立第1 师从西、北两面进攻九台关门的第ZI师。

    11月1 日3 时,战斗开始。第8 、第9 纵队的指战员冒着guó mín dǎng军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