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2 章(第3/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机轰zhà和pào火轰击,勇猛进攻,顽强搏击,战至翌日16时,歼灭第ZI师大部、第43师一部共6500余人。义县守敌保安第4 支队闻讯于11月2 日南逃,热河骑兵奉命追击,于4 日将其二个团全歼。接着,乘胜解放义县。

    南线阻歼华北guó mín dǎng援军作战胜利发展时,东北民主联军北线各纵队奔袭长春、吉林外围,围攻吉林的作战于10月16日开始。

    从10月20日开始,第6 纵队配属第2 纵队第5 师、第10纵队第29师、独立第4 师及特种兵所属pào兵全部、战车一部,对吉林展开围攻。

    吉林市在长春以东松花江(今第二松花江)畔,与长春有铁路公路相连,但在军事上难以有效支援。guó mín dǎng史书记载:“第60军长守永吉(今吉林),除屏障长春,更须维护攸关民生经济之小丰满发电厂。在兵力配备上,以一部确保西北方铁路线上之哈达湾,与正西方唯一之制高点二道岭子,作外围之支撑,主力配置于市区,凭河川地障及工事家屋,构成坚固之防御阵地,以行持久。”吉林北面是桃园山、pào台山,通称北山。南面是龙潭山,由欢嘉岭、团山子、小白山拱卫。团山子高50米,是全城的制高点。

    10月29日,第6 纵队司令员洪学智、政委赖传珠指挥所部第17师向团山子发起猛攻,歼guó mín dǎng第182 师4 个加强连;第10纵第29师对下大屯至小丰满一线高地发起攻击,歼守军暂编第52师一部,迫使该师主力缩回吉林城内。

    第60军军长曾泽生急忙调整部署,全部守城兵力增至2.3 万余人。同时,向陈诚发报,请求派兵增援。陈诚以新编第玉军由四平地区向长春疾进,增援吉林。11月1 日,该军先头已到郭家店,并于当夜开始以200 辆汽车往返运输部队北进,2 日进入长春。

    因为吉林守敌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防御,且长春guó mín dǎng军必将大举出援,加之严冬将至,部队需要休整和做防寒准备,林彪认为“硬攻无把握”,故决定于u 月5 日结束秋季攻势作战。

    历时50天的秋季攻势,是东北民主联军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进攻的第一个大战役,歼灭guó mín dǎng正规军4.7 万余人,非正规军2.2 万余人,解放人口260 余万,收复和一度攻克城市15座,切断长春至四平铁路jiāo通线,彻底粉碎了陈诚的机动防御计划,配合了关内各战场的作战。

    第十章 冻土沃血

    40.千里冰封,运筹制敌

    眼看自己推行的“倚托重点,向外扩张”的机动防御计划已经破产,为了挽救

    危局,陈诚极力网罗土匪、地方反动武装,抓了补兵,又将主力部队拆散作骨干,

    拼凑编成正规军,组建了新编第3 军、新编第5 军、新编第7 军三个军另三个暂编

    师,加上原有的部队,共有正规军13个军(含相当于军的第207 师)共44个师(旅),

    连同特种部队和地方保安团队,总兵力有58万余人。

    但是,敌人由于主力被拆散、新兵增多,尤其是不断被歼,士气低落,加之其

    兵源、粮源、财源、煤源短缺,战斗力明显下降。处在严重困境中的陈诚,为维持

    东北残局,保障北宁路锦沈段这个与关内唯一的陆上通道,确保“辽西走廊”及沈

    阳的安全,不得不采取集中兵力固守要点的方针,相机打通沈阳至长春、长春至吉

    林的铁路jiāo通的方针,、在永吉、长春。四平各部署3 至5 个师进行防守。

    1947年下半年,在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