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5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他号召大家:“重建鄂豫皖解放区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我们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解放区一定要建立起来,困难一定要克服。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

    为了完成上述的战略任务,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乘敌主力被甩在淮河以北,大别山区极为空虚的有利时机,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命令第3 纵队三个旅在皖西,第6 纵队两个旅在鄂东,迅速抢占中心地区,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开创根据地。

    在刘邓大军实行展开时,蒋介石慌忙以23个旅的兵力跟过淮河,尾随直追,妄图乘刘邓立足未稳之际争夺大别山这个战略要地。9 月初,guó mín dǎng军第8 绥靖区(合肥)的整编第46师进到六安、霍山地区,整编第58师进到固始、商城地区;郑州前进指挥所(信阳)张辍所指挥的整编第85师进到罗山。信阳地区,整编第10师、40师经宣化店沿公路向黄安、麻城前进;武汉行辕程潜所指挥的整编第65师,经平汉路进到黄安,整编第52、56师在信阳以南的平汉线和武汉外围就地分散,摧毁地方政权和后方机关。战斗力较强的桂系整编第7 师和第48师,沿经扶、麻城公路向南寻找刘邓主力作战。

    刘伯承、邓小平针对这些情况,遵照máo zé dōng的电示,决心在目前几个月内,避开桂系主力集中力量歼灭中央系及滇军。他们确定先打战斗力较弱且比较孤立的滇军整编第58师,牵制桂系,掩护展开。9 月,杨勇、苏振华率领的第1 纵队和陈再道、王维纲率领的两个纵队主力和第6 纵队一个旅,在商城、光山地区经过3 次作战,歼灭guó mín dǎng军8500余人,将guó mín dǎng军的机动兵力全部调到了大别山以北地区,保障了第3.第6 纵队在大别山南部的鄂东、皖西地区的战略展开,但是,由于对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足,对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作用和艰巨xìng认识不足,作战指挥及行动不够迅速,同时缺乏在无后方条件下和山地、水田地带作战的经验,北方战士普遍不习惯南方生活,致使许多战斗打得很不理想。

    鉴于此,刘邓在白雀园王大弯司令部住地召开了全军旅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对部队的思想进行一次全面整顿,会议名称就叫“不握手会议”。

    这天,是秋日中少有的yīn天,当各纵队指挥从各地汇集来参加会议时,只见刘邓首长表情严肃,不像以往那样亲热地同大家打招呼。

    会议一开始,邓小平政委就单刀直入地说:“今天开的是不握手会议,原因大家应该明白。”

    接着,一他谈了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谈到部队作战和工作的现状,并严肃地说:“越是在困难的时候,高级干部越要以身作则,鼓励部队勇敢地歼灭敌人。我们既反对在条件不可能的时候轻率地去作战,更要反对在条件可能的时候不敢勇敢地去作战。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为能否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系到我们在大别山能否站得住脚。全体指战员一定要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坚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弛等错误思想情绪。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

    刘伯承接着讲道:“创立大别山解放区,是我党我军正确的战略方针和确定不移的政治任务。要创立解放区,必须打胜仗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这两个轮子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推动这两个轮子转动的原动力,则是提高信心,加强斗志。全党全军愈认识自己的政治任务和光明前途,信心就愈高,斗志就愈强,这两个轮子的转动就愈快、愈畅,而创立解放区的进程就愈是突飞猛进。”

    最后,刘伯承强调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