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组攻击的新办法。(六)八天作战中是否已采用坑道bào破方法。(七)是否已实行军事民主,即遇到困难时,由连队指战员在火线上开会,反复研究攻克敌阵的方法(大家想办法)。(八)现在是否已停止攻击,或者还在继续攻击。(九)你们指挥所在何处,是否已召集纵师干部开会,详细检讨经验。最前线是否有你们的代表执行阵地指挥职务。(十)沈阳方面反应如何,有无准备增援意图。(十一)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九个旅(其中只有两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2 万人,费去72天时间,付出1.5万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九个旅(约7 万人)都取得攻坚城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胜利。临汾阵地是很坚固的,敌人非常顽强。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军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结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如果我军不惜伤亡,以两个月时间夺取长春。你们估计是否有此可能,局势将会怎样。

    对于林彪他们来说,máo zé dōng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沉甸甸的,作出回答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在收到máo zé dōng电报10多个小时后,林、罗、刘向中央军委、máo zé dōng汇报:“此次如攻长春,我们拟以新老八个纵队直接投人攻城,以两个纵队阻援。我攻城兵力与守城兵力对比,不到三比一之比,但即三比一之比,打援兵力则绝对悬殊,故要攻城则不能同时打援。如敌不增援,我军在攻城战中逐屋争夺,消耗必大。能否维持消耗到底,而获得解决战斗的结局,尚无把握。有可能消耗到战斗末期,连队人数太少,无力续攻,使战斗出现僵持的局面。届时敌增援,则可能与守敌会合。”“目前对长春地形条件还不够具体了解,不知地形条件对我是否有利,须待实地侦察后才能看出。因此,我们对此战局无最后的确定见解。拟待侦察地形后,才可通过其他条件,得出较有把握的意见。”

    林彪还向máo zé dōng转去了第1 纵队和第6 纵队两位司令员李天佑、黄永胜关于打长春的意见。

    朱德总司令在收到电报后,于6 月3 日致电máo zé dōng,就攻打长春提出自己的意见:“我看了李黄两纵队的电,长春还是可能打下条件的多。1.敌人正规军不到6 万,其他警察、宪兵、自卫志愿兵等2.8 万人,正规军中只有两个师比较坚强,志愿军中政治上要拚命,军事上是混杂的,比较差的,督战虽严,打混乱时即不生效。2.援军很远,我军可以打援,即围城打援时亦有利。3.敌守孤城,粮、弹、人的补充均靠飞机,不能持久。4.我军兵力优势,后方接济便利,部队技术有相当的学习,有相当攻坚经验,有相当的家务,如果现有20万发山野pào以上的主pào弹及重、轻迫击pào弹,zhàyào30万斤,手榴弹200 万个即可打开。再准备伤亡3 万以上的人。5.攻坚即强攻,打城军不在多,两个纵队及几个独立师能攻能防敌人反击即够,其余的可打增援队。它的打法是用坑道为第一,用技术、zhàyào;手榴弹抵近shè击,以各种pào为主,以工事对工事,进一步巩固一步,做好工事再进,如攻到纵深处,将敌人分割或混乱后,敌人坚强xìng即减少,也有可能投诚的。6.李纵队攻过四平,有经验,但遇着顽强抵抗即估计艰难些。长春与四平不同点,即敌士气不如以前旺,质量也差些。黄纵估计可能打开,即损失代价须大。7.攻城必须先有计划,收集各种专门pào、工人才,组织指挥所,必须要用攻城战术,实事求是地、一步一步地进攻,带一种学习态度,决不可xìng急。准备二三个月打下,也算是快的。只要是土质城底,又无城墙,是可能打下的。8.再一种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