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5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兵去偷袭济南的,傅作义不干。偷袭石家庄,傅作义答应了,但要两家出本线。傅作义出骑兵,蒋介石出步兵,随上些坦克和bàozhà队,从北平南下了。真是异常勇敢,一个星期到达了望都地区,指挥官是郑挺锋。从这几天的情报看来,这位郑将军似乎感觉有些什么不妥之处,叫北派援军。又是两家合股,傅作义派的是第卅五军,蒋介石派的是十六军,正经琢州南下。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零八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不过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述评这样揭了傅作义的短,宇里行间犹如暗伏雄兵百万。内心空虚的傅作义立即像(空城记)中的司马懿一样退了兵,折回保定,不久又退回到北平。

    仿佛是一场噩梦。蒋介石、傅作义挖空心思设计的偷袭计划,就这样半途而废,宣告破产了。

    这一“锦囊妙计”、“掏心战”,原以为可以制造出惊人之举,没想到非但无补于节节失败的guó mín dǎng军队,反而使本已涣散的军心又蒙受一次沉重打击。

    傅作义原想捞点资本,保存实力,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在这次为期10多天的行动中,傅作义损失部队近4000人,战马240 余匹,汽车90多辆,以及大宗的作战物资。部队在回撤途中,埋怨情绪有增无减,生怕遭到解放军堵截,个个落荒而逃。

    而此时,傅作义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加上内部军心涣散,民怨载途,真可谓内外jiāo困,形势危殆。何去何从,傅作义处在艰难的思考和选择之中。

    79.铁钳合拢,抑留傅作义在北平

    中央军委、máo zé dōng在华北的战略重点,就是如何抑留、抓住傅作义集团。

    下雪了,西柏坡白茫茫一片。一行沉稳深重的脚印,清晰地印在厚而松软的雪地上。máo zé dōng独自踏雪向前走去。卫士悄悄地、远远地跟着,生怕干扰了主席的思路。

    雪被踩得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单调而富有节奏。

    máo zé dōng走热了,停住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清新的空气,思绪顿然清晰了许多。这些天来,他的头脑中一直盘旋着一个想法,这想法使他不由地扭头向北方望去,铅灰色的天空和山峦似乎没有尽头,从这里向北,再向北,就是长城了,在长城的那边,此时正歇着一支大军。这支大军就是刚刚结束了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

    辽沈战役结束前两天,即10月31日,中央军委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提出:东北主力除先遣兵团两个纵队即行南下,进至蓟县、酋穹地区休整待机外,“其余在沈营线战斗结束后,应休整一个月左右,约于12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准备于战争第三年的下半年即明年1 月至6 月期间,协同华北力量歼灭傅作义主力,夺取平津及北宁。乎绥、平承、平保各线,完成东北与华北的统一,以便于战争第四年的第一季度即明年秋季,即有可能以主力向长江流域出动,并使政治协商会议能于明年夏季在北平开会”。

    这是中央军委消灭傅作义集团的最初计划。这时,华北军区第1 兵团正在围攻太原;第2 兵团在粉碎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行动后,位于阜平地区休整;第7 纵队进攻保定;第14纵队包围孤城新乡、安阳。

    随着辽沈战役即将结束,孤悬于华北的傅作义集团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傅作义集团由中央军(蒋介石系统)和察绥军(傅作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平津战役发起前,傅作义集团除归绥(今呼和浩特)、大同两处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