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人鲁部队尚未到达之际,沿津浦路北上,于10月11日进占济南。另guó mín dǎng军第97军进至临城;第51、第59、第77军及由伪军郝鹏举部改编的新编第6 路,从徐州进占韩庄至台儿庄一线。第7 、第48军由皖进占蚌埠、滁县。浦口,控制津浦路浦蚌段。

    蒋介石嫡系第三方面军汤恩伯和第3 战区顾祝同部也企图先控制宁、沪、杭及津浦路南段,而后以徐州为前进基地,继续扩通津浦线,以便向天津、北平及东北推进。

    中共中央军委为打破蒋介石打通津浦路计划。于10月12日电示新四军军长陈毅和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指出:目前山东与华中的中心任务,除出兵东北外,就是截断津浦路,阻止顽军北上,并力求消灭北上顽军一部或大部。为此必须立即组织一个强大的突击力量,布置于徐州以北、济南以南之适当位置,控制铁路一段,创造战场,以便打击北上顽军。

    此外,中央军委还要求新四军以北移山东的主力和原山东军区的部分主力,迅速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在徐州、济南间组织战役,以控制津浦铁路,阻止guó mín dǎng军北犯。

    其间,中共中央决定: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为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山东的全盘工作。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新四军军长陈毅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北移后,华中另组华中分局,归华东局领导;同时成立华中军区,隶属新四军建制,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先胜任参谋长,下辖苏中、淮南军区及两个独立旅和8 个军分区。

    11月10日,华中野战军组成,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6 、第7 、第8 、第9 纵队,共4 万余人。

    与此同时,在鲁南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指挥部,由陈毅和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负责,统一指挥原山东军区留下的部分主力和新四军人鲁部队。以渤海军区地方武装控制津浦路济南以北有利地形,积极开展破击战,阻止顽军北进,山东军区第3 、第4 师,警备第3 旅攻歼泰安、衮州之敌;以山东军区第8 师及鲁南警备第8 旅攻歼邹县、临城之敌,切断铁路;以鲁南警备第9 旅和鲁南军区地方武装进逼徐州、临城。枣庄地区,钳制guó mín dǎng军北进。为了会同山东军区部队迎歼继续由徐州北犯之敌,粉碎蒋军打通津浦路企图,还以新四军第2 师的第4 、第5 旅和4 师第9 旅,编成新四军第2 纵队,由罗炳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先行人鲁,与山东军区部队并肩作战,迟滞guó mín dǎng军沿津浦路北上。

    此次战役自10月18日开始,至11月上旬,新四军暨山东军区部队先后攻占邹县、大汉口,在界河以伏击手段歼灭由伪军改编的吴化文部第1 军3 个师,控制了衮州、滕县间一段铁路,截断了guó mín dǎng军北进的通道。10月下旬,津浦前线野战军主力南移韩庄、膝县段扩展攻势,歼日伪军4000余人。12月12日至15日歼灭蒋军第19集团军一部9000余人。1946年1 月7 日,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山东野战军,在华中野战军一部配合下在台儿庄、枣庄、临城线及津浦路中段向北进之guó mín dǎng军发起攻击和政治争取,使郝鹏举部1 万余人起义,改编为华中民主联军。

    是役,新四军、山东军区部队以伤亡6000人的代价,歼灭guó mín dǎng军等2.8 万余人,控制了津浦铁路线200 余公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