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全部条件。其要点如下:(一)维持外蒙古(蒙
古人民共和国)现状。
(二)恢复1904年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益,即:甲、
将库页岛南部及其全部毗连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
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为苏联海军基地;丙、设立中苏合营公司,对通
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进行共管,并保证苏联的优惠权益,而中国保持在满
洲的全部权益。
(三)千岛群岛jiāo给苏联。
斯大林的价码实在是太高了。罗斯福和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同斯大林、莫洛托
夫一起又多次jiāo换意见,希望苏方适当降低价码,然而斯大林那里根本没有商量的
余地。
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减少美军的伤亡,罗斯福不惜牺牲中国的权益来达到目的,
于是全部答应了斯大林的条件。
由于罗斯福答应斯大林的是中国的领土和权益,这就涉及到必须征得中国政府
同意的问题。但是协定草案中关于这一问题的写法十分含糊,仅指出:“三大国政
府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应在战败日本后毫无条件地予以满足。苏联方面表示
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以期用武力帮助中国达到从日本
枷锁下获得解放的目的。”
尽管罗斯福后来在协定上加上了“经谅解,有关外蒙及上述港口与铁路的协议
尚需征得蒋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
意”这么一段修饰语,但是罗斯福为了美国的利益,牺牲中国的民族权益的最终用
心是掩饰不了的。
2 月11日,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分别在协定下签了字。据邱吉尔后来说,
他并未参加苏美两国的讨论和密谋,只是临签字前才看到协定文本,但毫无疑义地
同意了。
雅尔塔协定是大国政治贸易的产物,对美苏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通过这个协
定斯大林得到了他需要的权益,罗斯福则得到了苏联参加和支持其对华政策的保证。
在协定中美国没有放弃其在中国东北的权利,同时也不允许苏联独占东北。白宫的
政策是坚持要求克里姆林宫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以确保美国资本在战后进入
东北畅通无阻,并且积极支持guó mín dǎng政权尽快控制东北地区。这个协定还划定了美
苏两国在远东和中国的势力范围,既对双方都有利,又都有约束,因此美苏两国谁
也不吃亏,谁也都乐意接受。而真正吃亏的是被当作jiāo易筹码的中国和中国人民。
中国没有代表参加雅尔塔会议。其中雅尔塔密约对外界是严格保密的。连蒋介
石也没有看到全文。
1945年3 月15日,蒋介石收到了驻美大使魏道明的电报后才了解到密约的内容。
为此,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阅此,但有痛愤与自省而已。雅尔塔果已卖华乎?
惟知此可以断定此次黑海会议俄国对日作战已有成议。果尔,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
想,恐成梦幻矣!”蒋介石最清楚自己,如果苏联不出兵,靠他的力量是难以战胜
日本的。何去何从?只能承认这一协定。
一直到同年6 月中旬,美国才将雅尔塔协定的全部内容正式通知蒋介石,并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