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

    就等于废话!”

    蒋经国碰壁后,宋子文只好打电报请示蒋介石,并建议万不得已时只好终止jiāo

    涉。

    此时的蒋介石那平日里个人专断作风不知到哪里去了。他深知这次中苏谈判非

    同一般,如果中止谈判,不但要得罪苏联,而且还要得罪美国。经过多日苦思冥想,

    慑于苏美的强大实力和高压,蒋介石决定在蒙古问题上作出让步。为此他提出三个

    条件,即苏联保证东三省之领土、主权及行政必须完整;新疆各地被陷地区必须恢

    复;中共对军令、政令必须完全归中央统一。于是他电告宋子文如斯大林同意上述

    条件,“外蒙独立或可考虑”。

    结果是宋子文将蒋介石的电示告诉斯大林,斯大林听后立即表示满意,对于蒋

    介石提出的种种条件包括不支持和援助中共,都一表示同意。

    蒋介石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曾访问过苏俄,深诸苏共策略思想的奥秘,他不放心

    斯大林的口头允诺,指示宋子文务必要求苏联就以上三项作出书面保证,斯大林一

    改先前的僵硬态度,满口答应了中方的要求。此即中苏条约的附件之一,中苏之间

    两个外jiāo照会的由来。

    至此,中苏谈判中的第一个障碍,外蒙问题的分歧基本扫除。不过中苏双方的

    讨价还价并未结束。此后在旅顺军港、大连、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问题上分歧不断,

    第一轮谈判历时半个月,并未全部解决问题。第二轮谈判自8 月7 日开始,至8 月

    14日为止,蒋介石将王世杰加进谈判代表团。据说,宋子文自第一轮谈判后回国,

    感到中国政府同意外蒙独立,将在历史上成为千古罪人而被后人所唾骂,故不想以

    外jiāo部长身份在中苏条约上签字。因此要求辞去外长之职,蒋介石只得另安排王世

    杰就任新的外jiāo部长,并参加双方第二轮谈判和代表中国国民政府签约。

    在第二轮谈判中,由于苏军已出兵东北,如再谈不拢,guó mín dǎng害怕无条约约束,

    苏军在东北就可能胡作非为,对蒋政权“接收”影响更大,最终不得不迁就苏方达

    成协议。经过一个余月的中苏谈判,两国终于达成最后谅解,于8 月14日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各附件。

    条约签订后,蒋介石是悲是喜,不得而知。但他在9 月2 日的日记中写下了

    “旧耻虽雪,新耻重重”的话,多少能代表一些他此时的心境。

    蒋介石以外蒙为代价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换来了中苏条约的签订,莫斯科只能

    支持guó mín dǎng和不能支持共产党的许诺,这一度使蒋介石变得飘飘然起来。然而历史

    可以证明,máo zé dōng领导的中共从来没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斯大林也从来

    不是蒋介石的保险公司,政治斗争尤其是国际政治斗争从来都是实力的较量,是以

    实力作基础的。

    正因为如此,当抗战一旦胜利,东北地区立即成为苏。美、中共和guó mín dǎng“三

    国四方”的“竞技场”,在这“三国四方”的实力较量中,谁有实力,谁就能在东

    北获得利益,这岂是一纸条约所能包办得了的。

    24.摘“桃子”容易路难行

    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的苦难,无论是沦陷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