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8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动;18军分区第56团约1000人,另3 个游击队活动于滦县以南铁路线。李运昌部虽然人数多,但多为进入东北后才扩编的新部队,战斗力很弱。另3 个小团在唐山附近活动。詹才芳部6000人由玉田调到抚宁。11月2 日,经由承德增援的山东解放军第7 师1 万余人赶到山海关。综合实力为2.7 万人。担任山海关防御任务的也只有万余人,而需要防御的阵地,从东南海边到西北九门口、田家岗、黄土岭计有50余公里。因此,困难重重。

    而guó mín dǎng方面的兵力截至11月4 日,塘沽至秦皇岛段有美海军陆战队第3 师1.8万人;guó mín dǎng第13军、第94军之53师、121 师等部5 万余人;另有日军9500人,伪军1.7 万人,总兵力达8 万余人。占绝对优势。

    蒋介石海运第13、第52军这一招着实厉害。是其在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4 条铁路线进兵受阻、“行政接收”东北计划受挫后,所走的第一步“好棋”。此着企图在于向东北大门山海关进攻,破关后再大举进兵东北,以实现其武力接收东北的新计划。

    而此时,中共中央决定调往东北的大批部队和干部尚在北进途中。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自治军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坚决拒止蒋军登陆”。“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守住东北大门”、“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的指示,改变过去分散布置的部署,依靠已进入东北的部队,集中主力对北宁路榆锦段来犯之敌作战,以节节抗击敢于踏上黑土地的guó mín dǎng军。

    坐阵延安的máo zé dōng,在此前后不断接到guó mín dǎng军北上的情报,凭着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他感到了一场大战将在东北bào发。11月4 日,他以中共中央名义电告东北局罗荣桓等,指出:“战争中心将转入东北,必有一场恶战。”同日,中央军委给林彪、彭真的指示电也提出:“11月至12月中旬将是蒋与我武装争夺东北的另一次高峰,战场是在辽宁南部、锦州、热河、冀东地区。我必须集中可能的力量,争取这次战略xìng质的决战胜利,奠定我巩固的大根据地。”

    máo zé dōng此时把扼守山海关关门堵截蒋军的希望寄托在李运昌及其冀热辽部队身上。因为,第一,李运昌部最早进入东北,发展又最快,两个月时间部队扩军达8 万人之多,而且又是新qiāng新pào。直到10月上旬,李运昌还征用了不少马车运送武器,支援北上的各解放区来的八路军部队呢。第二,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地势险要,长城在此依山傍海,蜿蜒而上,经义院口、九门口、角山寺形成一条防线,易守难攻。正因为如此,10月下旬,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将山海关、锦州一线防御jiāo给李运昌负责。

    11月1 日,中共中央还直接致电李运昌日:你即在彭真、林彪指挥下担任山海关、锦州地区指挥作战、整编部队,运输干部等项任务。而以作战为中心任务,坚决歼灭北进之敌,不要回冀东。詹才芳编成之野战军及在山海关、锦州地区之一切军队及地方工作统归你指挥,而你则接受彭、林指挥。此时的李运昌心理压力很大。虽说现在手上兵强马壮,但兵力并不集中,大部分分散在辽西各个地区,现有的几个团目前仍在山海关至锦州一线摆开,真正守在山海关的部队仅有沙克的两个团。此外,冀东的八路军部队虽参加过八年抗战,但打游击战多,打正规的阵地防御战的机会却较少,部队能否战胜美械装备的正牌“国军”是他所担心的。

    因此,在10月30日,李运昌电告中共中央:秦皇岛美军掩护顽军向我山海关驻军进犯,在石河发生冲突,该地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