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撤职查办“,调关麟征
为云南警备总司令,以息龙云之愤。时隔不久的10月26日,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
司令长官。蒋介石集团内部对东北的人事安排,到此初步告一段落。
然而,进入9 月以后,蒋介石的情报机关不断送来情报,说中共的军队正在秘
密地向东北开进。但是到底出关了多少,分布在哪些地区,则全然不清楚。这一下,
急坏了蒋介石,他立即命令东北接收官员飞赴长春,与苏方进行jiāo涉。
1945年10月9 日,第一架飞入东北的guó mín dǎng飞机在长春降落。40余名guó mín dǎng军
政官吏作为先遣人员进入东北。10月13日,guó mín dǎng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外jiāo特派
员蒋经国、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嘉傲等guó mín dǎng接收大员也飞抵长春。
熊式辉和蒋经国等立即与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进行了第一次会谈。
在会谈中,熊式辉声明:此次来东北的任务是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办理接
收东北事宜,希望能得到苏军的帮助。并提出四点要求:(一)协助我方建立政权,
并接收各省市行政机构;(二)协助我方接收日本及伪满在东北之工业机构及其设
备;(三)我方决定由海上船运军队到东北接防,请指示适宜登陆地点,并予协助。
又我方拟船运军队在大连港登陆,请将该港口现状见告;(四)我方为期在苏军撤
退以前,保有相当兵力以维持各大城市之治安,并准备空运少量部队到沈阳、长春
各地,请予协助。
苏军元帅马林诺夫斯基对熊式辉等的要求早有准备,立即答复道:(一)行政
接收事务,苏方可以协助;(二)经济接收事务将指定专人与张主任委员嘉徽商洽
;(三)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大连为自由港,中国军队不能由大连港登陆;
(四)空运中国军队至东北各大城市一节,应由两国政府商量而决定之。
熊式辉考虑到运力缺乏等困难,又向马帅提出苏方能否提供若干火车车辆和轮
船,借给guó mín dǎng政府运输军队。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根本不予考虑继答复说:东北铁
路车辆已在战争期间毁坏,或转到朝鲜境内,无法借给。轮船也没有剩余。
总之,苏军尽管态度友善,但在一切问题上都不想向蒋方提供协助,其实际上
是在拒绝蒋军进入东北。
熊式辉面对这位“狡猾”的苏军元帅无计可施,只得飞回重庆,当面向蒋介石
汇报情况。此时的蒋介石憋了一肚子火,既怕东北落人中共手里,又怕过分得罪苏
联人以影响他接收大东北。无奈,耐着xìng子,继续寻求外jiāo接收途径。
10月18日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在guó mín dǎng的高级军官算是
比较能干的一个,也是很受蒋介石的赏识的一个。
这位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guó mín dǎng将军,1924年6 月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
第一期,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当时他刚满20岁。
同大革命时入伍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杜幸明也受过革命思想的影响,有爱国
心。但是,后来随着革命队伍的分化,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为了升官发财,出人
头地,他投靠了蒋介石。由于他聪明好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